几年文墨侍彤闱,妙句曾看对御题。
翠柏台前听雨漏,金莲炬底立霜蹄。
当时意气青云动,此日凄迟皂帽低。
歧路相逢又相别,滦河烟树冷凄凄。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题干,然后锁定答题区域,最后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的相关内容,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分析作答。本题要求考生先输出诗的格式:诗句——译文——注释,然后对诗句进行赏析。“翠柏台前听雨漏”中的“翠柏”是古时官署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植物,此处指陈御史孟阳在台前听到雨滴的声音。“金莲炬底立霜蹄”中的“金莲炬”,即燃着金色莲花瓣的火炬,“霜蹄”是形容马毛上结满了霜。“此日凄迟皂帽低”中的“凄迟”是形容陈御史孟阳此时的心情。“歧路相逢又相别”中的“歧路”是岔路口,“相逢”是指陈御史孟阳与作者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滦河烟树冷凄凄”中的“滦河”指代的是诗人的家乡,“烟树”则形容景色的凄凉。

【答案】

(l)送别陈御史孟阳之官西河

(2)几年文墨侍彤闱,妙句曾看对御题。翠柏台前听雨漏,金莲炬底立霜蹄。

(3)当时意气青云动,此日凄迟皂帽低。歧路相逢又相别,滦河烟树冷凄凄。

(4)赏析:这首诗描写了送别友人的场景。诗人以“翠柏台前听雨漏,金莲炬底立霜蹄”来表现友人临行时的凄凉气氛。而“此日凄迟皂帽低”则表现出诗人自己内心的凄凉。最后一句更是点明了送友的背景,即诗人的家乡是滦河之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