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入珠宫捧玉宸,别招猿鹤作新邻。
空林寂静无来客,千载丹枫作老人。

幽居杂咏七十四首,自洪武十一年平原还家作也

自从进入珠宫捧玉宸,别招猿鹤作新邻。

空林寂静无来客,千载丹枫作老人。

注释:幽静的居所中,我吟咏着杂诗七十四首,这些诗是写于洪武十一年我从平原回到家乡时所作。自从我进入皇宫(指皇宫里的书房)捧起那把御用笔(指御笔),我便与猿鹤为伴(指在皇宫的园林中与猿、鹤为邻)。在这静谧的树林里,没有来客(指没有闲游的人),只有千年的丹枫树如同一位老人。赏析:这首诗是明太祖朱元璋归隐后所写的一首七言律诗。诗题“幽居杂咏”指的是隐居生活时的杂感。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入朝后对山林的向往。“自”字领起二句,表明诗人从宫廷返回故园的心情。“自入珠宫”“自”字领起,“抱玉宸”典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说李斯曾劝始皇筑高门以居,并献玉璧和璇瑰,始皇大喜,说:“吾慕此,视吾如五岳。”后来李斯又进呈地图,始皇又说:“吾慕此,以比五岳。”所以后人便把帝王居住的地方称作“珠宫”,把皇帝比作“金阙玉宇”。作者在这里用“自入珠宫”暗喻自己从宫廷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而“抱玉宸”则表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别招”“新邻”则是说在离开朝廷之后,他特意邀请了猿、鹤这些动物来陪伴自己,作为自己新的邻居。“别招”二字,表明他已经不再是过去的那个自己了。接下来两句是对前两句的解释,说明现在他的心中只有宁静,没有人来打扰,只有千载的丹枫树仿佛是一位老人一样。“千载”“作老人”,运用比喻手法,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最后两句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它不仅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更体现了他的归隐之心。诗人通过描写自己在山林中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他对于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