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雉巢草中,子母不相离。时时引子嬉,翅短还堕池。
回弓落箭不射之,深山大泽从汝飞。
射雉词
春天,母雉鸟在草丛中筑巢,母子紧紧相依。母雉经常带着雏儿嬉戏,而雏儿的翅膀短小,常常跌落水中。
回弓不射,深山大泽任其飞。
注释:
- 春雉巢草中——春天的时候,母雉鸟会在草丛中筑巢。
- 子母不相离——母与子,始终不离。
- 时时引子嬉——《诗经·七月》有“载弁俅俅,言采其葴”之句,此处是母雉带雏儿游玩之意。
- 翅短还堕池——因为翅膀短小,所以会跌落水中。
- 回弓落箭不射之——放下弓箭不再伤害它。
- 深山大泽从汝飞——任由它们自由地在深山大泽中飞翔。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母雉鸟和它的幼雏之间的深情厚谊。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母雉鸟哺育幼雏的艰辛和母性的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生命尊重的深刻理解。
首两句“春雉巢草中,子母不相离”,描绘了母雉鸟和雏儿在草丛中筑巢的情景,体现了母与子的紧密联系。接着“时时引子嬉,翅短还堕池”,描述了母雉鸟带着幼雏玩耍的场景,虽然幼雏的翅膀短小,却依然活泼可爱。然而,接下来的一句“回弓落箭不射之”,则展现出诗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他选择放下弓箭,不再伤害这些无辜的生命。
最后两行“深山大泽从汝飞,回弓落箭不射之”,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诗人以深沉的语气表达了对生命平等、和谐共处的追求,强调人与自然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发展。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也体现了诗人深邃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