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花莫种奇,卜筑何妨拙。
客来归不归,楼上看明月。
注释:种花何必种得奇特,筑屋何妨建造得简陋。客人来了是否欢迎,楼上欣赏明月。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他认为,生活中的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感受。因此,他主张在生活中应该追求简单、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认为,生活中应该有一种宁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因此,他提倡在生活的喧嚣中寻找一种静谧,在繁忙中寻求一种平静。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种花莫种奇,卜筑何妨拙。
客来归不归,楼上看明月。
注释:种花何必种得奇特,筑屋何妨建造得简陋。客人来了是否欢迎,楼上欣赏明月。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他认为,生活中的美不在于形式,而在于内心的感受。因此,他主张在生活中应该追求简单、自然、朴素的生活方式。同时,他也认为,生活中应该有一种宁静的心态,不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因此,他提倡在生活的喧嚣中寻找一种静谧,在繁忙中寻求一种平静。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人生态度。
诗句译文与赏析 魏光禄懋忠自平乐书来兼示见怀之句次韵 1. 似君须向古人求,想见归怀尚百忧。 2. 卜筑应同蒋诩径,春风回首仲宣楼。 3. 渔吹细浪摇歌扇,天入沧浪一钓舟。 4. 谷口子真吾忆汝,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释 - 魏光禄懋忠:魏光禄,即魏光禄懋忠,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 自平乐书来:从平乐(今广东省广州市)写信给诗人唐伯元。 - 兼示见怀之句
【注释】 中丞:指李中丞,即李维卿。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材官:古代一种武官。泾、渭:水名,在今陕西省境内。黄阁:唐玄宗开元初设黄门侍郎为宰相,后改称中书省为黄阁。麒麟:传说中的瑞兽。岸容:岸上的柳树。含梅:含苞的梅花。戎马:战争。思:思念,怀念。盈巾:泪水满头。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写景叙事,寓情于物,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开头两句“中丞问俗画熊频,况复荆州赏更新”
横笛短箫悲远天,断肠分手各风烟。 不知明月为谁好,偶触愁人到酒边。 绣羽冲花他自得,春渚落日梦相牵。 短衣匹马随李广,虾菜忘归范蠡船。 注释 1. 横笛短箫悲远天:使用横笛和短箫发出哀伤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悲痛和对远方的无限思念。 2. 断肠分手各风烟:形容两人在分别时的情景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充满了伤感和无奈。 3. 不知明月为谁好:表达诗人对于明月的不解与困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积雪飞霜此夜寒” - 描述冬日的寒冷,雪花和霜冻使夜晚更加寒冷。 - 关键词注释: 雪、霜、夜寒 2. “强移栖息一枝安” - 尽管天气寒冷,诗人还是勉强将栖息的地方移到了一枝树上,以求温暖。 - 关键词注释: 栖、一枝安 3. “故人情味晚谁似” - 表达了对过去朋友情义的怀念,尤其是那些在黄昏时分来探望的旧友。 - 关键词注释: 情味、晚、谁似 4.
【注释】 ①奉和:臣下对皇帝的应制。邹孚如:名不详,字孚如,唐末宰相。司封:官名,即大理寺少卿,主管刑狱之事。见:被赏识,被录用。不值:不合时宜,不合规矩。之韵:诗中韵脚的音律。 ②燕关:指河北地区。冻不开:形容天气寒冷。谷口:地名,在今陕西宝鸡西南。重徘徊:多次来回地行走。 ③客有邹生妙:意谓邹孚如有奇才。斗见春随暖律回:斗杓(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正指向春天,随着温暖的季节而转动。斗杓正指南北
辛卯元天 宋代方回诗意赏析 1. 诗句原文 帝里春回斗柄东,忽惊春事故园同。 云连粤峤青天外,人在燕关紫气中。 梦里斑衣常五色,晓来迟日爱初红。 屠苏强进酬佳节,无奈浮生任转蓬。 2. 译文注释 - 帝里:指京城或皇宫,这里代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 春回斗柄东:春天到来,太阳的运行指向东方。这里的“斗柄”是指北斗星的杓部,象征季节变化。 - 忽惊春事:突然惊讶于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生长。 -
大司空曾公见招以病乞改别约集杜 【注释】: 1. 见招:被邀请。 2. 乞改:请求改变,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 3. 别约集:分别时约定再次聚会。 4. 五陵:地名,这里指唐代宗的墓地在长安附近,代指皇帝。 【译文】: 曾公邀请我出仕,因病推辞了;我努力学习何颙,希望能不致孤单。 哪有文章能让天下震惊?多次书信来往等待您的到来。 尊酒如霞绮般轻盈地散去,回忆那郫县的酒,不用自己去买。
送姜仲文督学关中 大雅文章孰敢先,周南风首国风传。 贤关自古雄三辅,宪府于今况少年。 名自仙郎高起草,人于讲座识含鳣。 正是两阶干羽日,即看万里净烽烟。 注释: 大雅文章谁能够首先提出?这是周公《周南》和召公《国风》的传承。 自古以来,贤良的关中是雄踞天下的三辅之一。如今宪府(指朝廷)里的年轻人却如此年少。 名声从仙郎(指姜尚的字子牙)那里传出,人们从讲座中知道姜尚就是含鳣(鳣即龙
【诗句释义】 经年累月,我从未笑过,每当听到伐木之声,都会停下脚步。 自我怜悯,内心的情感如同古人一样古老和永恒,谁能阻止狂澜之水倒回? 字本身并不奇特,却能载酒,雪偏乘兴而来,辜负了我的愿望。 何时我们再次枉然论文,像流水与高山那样共举杯? 【注释】 奉和:奉命作诗,以颂扬、称美所奉和的诗文。邹孚如:人名,生平不详。司封:官名。主管户籍、赋税、田土之事。雪中见过不值之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万熊罴拥汉官,边城晓月挂旌竿。 注释:形容军队浩大如熊罴般勇猛,守卫着汉家的边疆。“边城”指的是边境城镇,“晓月”则指清晨的月亮,“旌竿”是指旗帜。 赏析:这里用“十万熊罴拥汉官”来描绘出一支强大的边防部队,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边城晓月挂旌竿”则描绘了边塞晨曦中,士兵们在城墙上挥舞着旗帜,显得威武雄壮。 2.
【注释】: 典衣为沽酒,典地为裁花:典当衣物买酒喝,卖地儿买花。 小楼新构就,明岁属谁家:新建的房子已经落成,不知道明年该属于谁家了。 赏析: 这是组诗中的第四首,全篇都是写诗人的感慨和哀怨,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如梦的慨叹,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无奈之情。 第一句“典衣为沽酒,典地为裁花”,描绘了诗人为了买酒和买花,不得不典当自己珍贵的衣物和土地的情景
【解析】 此诗为酬答之作,作者对任宪使的“枉驾”,既表欢迎之意,又寓自谦之词,全诗以湖堤新成为题,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与友人共游湖光山色之中,同度春日的美好情怀。 第一句:“和任宪使枉驾南岩兼纪湖堤新成”是说诗人应和宪使的邀请来到南岩游览,并记下湖堤新成的美景。 第二句:“寻花问柳傍湖西,公暇何妨客共携。”是说在湖的西岸找花问柳,闲暇无事,不妨与客人同行游玩。这句是说湖西风景优美,值得一游。
【注释】采芳亭:地名。南罗:地名。二长官:指地方长官。见招赏菊:被请来一起赏菊花。集诸曹友:召集各部属官员。为补重阳之会:为了补足重阳节的聚会。 【赏析】此诗是诗人在南罗时与诸部属官同游采芳亭,观赏菊花之作。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和艺术感染力。首联以“混庙廊”对“承南罗”,点明诗人的官职;次联写景,描绘了一幅幽深林木、夕阳下栖鸟、曲径通人宅等图景;第三联写黄花,写出了花的艳丽
【注释】 醉经楼:在今安徽省歙县,因有李白、杜甫等大诗人曾游此楼而闻名。四山青:指东、西、南、北四方的群山。堪:能。 【赏析】 本诗为李白于天宝三载(744)秋至秋末游醉经楼时所做。当时正值盛夏酷暑,诗人却独饮独酌,借酒浇愁。全诗以“醉”字统摄,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的苦闷和不平之情。 首句写醉经楼前湖平如镜,湖水映着楼阁;次句写醉经楼外远山青青,景色秀丽迷人。“楼中经一卷”
注释:白昼时,莺鸟的叫声悦耳动听;夜晚时,鹤的鸣叫声清晰可闻。我多次沉醉在美酒之中,醒来后兴致仍然旺盛。 赏析:此诗描写了诗人在美酒佳酿中陶醉的情景。首二句写白天莺歌嘹亮、夜晚鹤唳清越,以声传神,写出莺歌鹤唳之美妙动人。“几番”二字,点出自己多次沉酣于醇酿之中,而每次醒来,仍觉心旷神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却生动传神地表现了诗人沉醉美酒后的惬意心情
醉经楼又四首 天地何简易,六经何支离。安得杨子云,尊酒共楼居。 白昼莺声啭,清宵鹤唳过。几番沉醉后,唤醒兴偏多。醉经何可当,楼名浪标榜。痴迷复痴迷,前身疑象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饮酒作乐中的感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运用了许多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来暗示人生的无常和虚幻。诗人感叹世事的复杂多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追求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