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元
诗句译文与赏析 魏光禄懋忠自平乐书来兼示见怀之句次韵 1. 似君须向古人求,想见归怀尚百忧。 2. 卜筑应同蒋诩径,春风回首仲宣楼。 3. 渔吹细浪摇歌扇,天入沧浪一钓舟。 4. 谷口子真吾忆汝,何时更得曲江游。 注释 - 魏光禄懋忠:魏光禄,即魏光禄懋忠,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 - 自平乐书来:从平乐(今广东省广州市)写信给诗人唐伯元。 - 兼示见怀之句
【注释】 中丞:指李中丞,即李维卿。荆州:今湖北江陵县。材官:古代一种武官。泾、渭:水名,在今陕西省境内。黄阁:唐玄宗开元初设黄门侍郎为宰相,后改称中书省为黄阁。麒麟:传说中的瑞兽。岸容:岸上的柳树。含梅:含苞的梅花。戎马:战争。思:思念,怀念。盈巾:泪水满头。 【赏析】 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写景叙事,寓情于物,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 开头两句“中丞问俗画熊频,况复荆州赏更新”
横笛短箫悲远天,断肠分手各风烟。 不知明月为谁好,偶触愁人到酒边。 绣羽冲花他自得,春渚落日梦相牵。 短衣匹马随李广,虾菜忘归范蠡船。 注释 1. 横笛短箫悲远天:使用横笛和短箫发出哀伤的声音,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深切悲痛和对远方的无限思念。 2. 断肠分手各风烟:形容两人在分别时的情景如同被风吹散的烟雾,充满了伤感和无奈。 3. 不知明月为谁好:表达诗人对于明月的不解与困惑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积雪飞霜此夜寒” - 描述冬日的寒冷,雪花和霜冻使夜晚更加寒冷。 - 关键词注释: 雪、霜、夜寒 2. “强移栖息一枝安” - 尽管天气寒冷,诗人还是勉强将栖息的地方移到了一枝树上,以求温暖。 - 关键词注释: 栖、一枝安 3. “故人情味晚谁似” - 表达了对过去朋友情义的怀念,尤其是那些在黄昏时分来探望的旧友。 - 关键词注释: 情味、晚、谁似 4.
【注释】 ①奉和:臣下对皇帝的应制。邹孚如:名不详,字孚如,唐末宰相。司封:官名,即大理寺少卿,主管刑狱之事。见:被赏识,被录用。不值:不合时宜,不合规矩。之韵:诗中韵脚的音律。 ②燕关:指河北地区。冻不开:形容天气寒冷。谷口:地名,在今陕西宝鸡西南。重徘徊:多次来回地行走。 ③客有邹生妙:意谓邹孚如有奇才。斗见春随暖律回:斗杓(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正指向春天,随着温暖的季节而转动。斗杓正指南北
辛卯元天 宋代方回诗意赏析 1. 诗句原文 帝里春回斗柄东,忽惊春事故园同。 云连粤峤青天外,人在燕关紫气中。 梦里斑衣常五色,晓来迟日爱初红。 屠苏强进酬佳节,无奈浮生任转蓬。 2. 译文注释 - 帝里:指京城或皇宫,这里代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 春回斗柄东:春天到来,太阳的运行指向东方。这里的“斗柄”是指北斗星的杓部,象征季节变化。 - 忽惊春事:突然惊讶于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生长。 -
大司空曾公见招以病乞改别约集杜 【注释】: 1. 见招:被邀请。 2. 乞改:请求改变,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力。 3. 别约集:分别时约定再次聚会。 4. 五陵:地名,这里指唐代宗的墓地在长安附近,代指皇帝。 【译文】: 曾公邀请我出仕,因病推辞了;我努力学习何颙,希望能不致孤单。 哪有文章能让天下震惊?多次书信来往等待您的到来。 尊酒如霞绮般轻盈地散去,回忆那郫县的酒,不用自己去买。
送姜仲文督学关中 大雅文章孰敢先,周南风首国风传。 贤关自古雄三辅,宪府于今况少年。 名自仙郎高起草,人于讲座识含鳣。 正是两阶干羽日,即看万里净烽烟。 注释: 大雅文章谁能够首先提出?这是周公《周南》和召公《国风》的传承。 自古以来,贤良的关中是雄踞天下的三辅之一。如今宪府(指朝廷)里的年轻人却如此年少。 名声从仙郎(指姜尚的字子牙)那里传出,人们从讲座中知道姜尚就是含鳣(鳣即龙
【诗句释义】 经年累月,我从未笑过,每当听到伐木之声,都会停下脚步。 自我怜悯,内心的情感如同古人一样古老和永恒,谁能阻止狂澜之水倒回? 字本身并不奇特,却能载酒,雪偏乘兴而来,辜负了我的愿望。 何时我们再次枉然论文,像流水与高山那样共举杯? 【注释】 奉和:奉命作诗,以颂扬、称美所奉和的诗文。邹孚如:人名,生平不详。司封:官名。主管户籍、赋税、田土之事。雪中见过不值之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以下是诗句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1. 十万熊罴拥汉官,边城晓月挂旌竿。 注释:形容军队浩大如熊罴般勇猛,守卫着汉家的边疆。“边城”指的是边境城镇,“晓月”则指清晨的月亮,“旌竿”是指旗帜。 赏析:这里用“十万熊罴拥汉官”来描绘出一支强大的边防部队,展现了国家强大的军事力量。而“边城晓月挂旌竿”则描绘了边塞晨曦中,士兵们在城墙上挥舞着旗帜,显得威武雄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