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元
【赏析】 《四戒赴席》,唐代诗人王绩所作。这首诗是写自己读书的苦处,抒发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官场生活的不满情绪。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清高。 首联“小席百钱,大席一金”:说的是参加宴会时,小宴席花费一百钱,大宴席则花费一百斤(一斤=十六两)铜钱。这是说自己的经济状况,也是在说自己的生活清苦。 颔联“何功何能,为世所钦”:意思是我没有什么大的功劳与能力,却得到世人的敬重
诗句释义与解析: 1. “二戒预外事”:这句意味着在处理外部事务时应当遵循的两条戒律。 - 注释:指处理国事、政事等公私事务时应遵循的原则。 2. “仁者爱己,义者正己”:这句话表达了儒家思想中关于仁和义的理解。 - 注释:仁是爱人,强调对他人的同情和关爱;义则是正义,要求个人行为正直无私。 3. “枉己直人,所济有几”:指出如果一个人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利益,那么这种帮助是有限的。 -
【注释】五对:指五个方面的。 客:指客人。 戒:告诫。谈时政:谈论国家政治。 生逢唐虞:指生活在尧舜之时,这是作者的感慨之词。明良:明智仁爱的君主。 岳牧:山岳和牧人,借指地方长官或诸侯王。 贾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物之不齐:事物的不均匀。 反己责躬:反省自己,责备自身。躬:躬行。 工课:勤勉的功课。 【赏析】此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在任监察御史时期写的一首寓言诗
诗句原文: 八十人间希又希,表闾岁岁映春晖。 金花更献西王母,天上仙郎昼锦归。 译文与注释: - 译文: 1. 在这世间,长寿之人如稀世之珍宝般稀少,每年每户都沐浴在春天的光辉之中。 2. 我的母亲,作为一位杰出的女性,她的美德和智慧就像一朵盛开的金花,被天界所珍视。 3. 她如同天上的仙女,身着华丽的朝服,归来时带着荣华富贵的象征——昼锦(即彩色丝织的朝服)。 - 注释: 1.
【注释】紫盖峰:在今江西上饶县南。东山草堂:指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别墅。 怀:怀念。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中秋佳节,独自在庐山紫盖峰上的凤凰寺(又称香炉峰)中遥想朋友孟浩然的住所,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意境幽深、情韵悠扬,读来令人如痴如醉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伯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的翻译: 七夕过留城四首·其一【注释】:在旅夜中遇到萧瑟的秋天,百感并生,对织女渡河的情景感到无比怜惜。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不得不在留城下泊船,望着茫茫的烟水,只有自己的船在横着。【赏析】:诗人在旅夜中遇见萧瑟的秋天,百感并生,对织女渡河的情景感到无比怜惜。但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不得不在留城下泊船。 七夕过留城四首·其二【注释】
注释: 1. 山居五戒:指隐居时应当遵守的五条戒律。 2. 讲学:指在山居期间,应当避免进行学术讨论和学习。 3. 我曰予贤:我自称我为贤者。 4. 人曰予圣:他人称我是圣人。 5. 果圣且贤:确实既是圣贤之人。 6. 相悦而静:彼此相处愉快,保持安静。 7. 况汝之德:你的德行如何。 8. 未满乡里:尚未达到乡里百姓的标准。 9. 未行妻子:尚未实践于夫妇关系之中。 10. 呶呶哓哓:唠叨不休
旅夜逢秋百感并,绝怜织女渡河清。 不堪更泊留城下,烟水茫茫舟自横。 诗句释义 1. 旅夜逢秋: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秋夜,感受着季节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2. 百感并: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各种情感交织在一起,无法简单地用语言表达出来。 3. 绝怜织女渡河清:特别同情织女(即织布女子)渡过银河时的情景。 4. 不堪更泊留城下:形容诗人不愿意在留城停留,可能是因为某种不适或不便。 5.
以下是对《七夕过留城四首·其一》逐句释义: 乞巧天边此夕多, 【注释】乞巧:古时女子向织女星乞求智巧和巧手,故称七夕为乞巧节。此夕:指七夕这一天。 乾坤无奈一黄河。 【注释】黄河,即黄河之水,此处借代黄河之水。 赤松不管人间事, 【注释】赤松,传说中的神仙之一,常在山中修道,不问世事。 黄石书中意若何。 【注释】黄石,传说中的仙人名,相传其曾于黄石之下得到神书。
【诗句解释】 官人行黄梅道中为役夫述:官人在黄梅道中为役夫所叙述。前岁树皮尽,去岁草根绝:去年树皮和草根都被砍完了。依旧春来满地青,荆杞蓬蒿不堪咽:春天来临了,到处都是绿色的植物,但是荆、杞、蓬、蒿等都难以忍受。须臾性命倚吴商,妻儿典与一身孑:片刻间,他们的生命依赖着吴商人,妻子儿女被典当给了别人。一身孑,千愁结:一个人孤苦伶仃,千种忧愁凝结在心头。迎送官人何足怜,县庭催租日流血:迎接和送别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