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载青山,山气随云浮。
山人乐在此,终不厌丹丘。
时爱前溪水,亦或擢扁舟。
问渠何所似,口诵逍遥游。

这首诗是杨万里在南宋时期所作的,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山间的风景和山人的生活态度。下面是对每一句的逐句释义:

次杨南峰题画
白云载青山,山气随云浮。

  • 这句诗的意思是:白云承载着青翠的山峦,而山上的云雾随风飘荡、升腾。
  • “次杨南峰”指的是作者杨万里的字号或者号,“次杨南峰题画”则是他以杨南峰为题来创作一首诗。

山人乐在此,终不厌丹丘。

  • 这句诗的意思是:山中之人乐于此处的生活,即使终年居住在仙境(指山中)也不会觉得厌烦。
  • “山人”是指居住在山中的隐士或隐逸者。“乐在此”表示他们喜欢山中的生活,“终不厌丹丘”说明他们对这种生活并不感到厌倦。
  • “丹丘”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仙境或隐居之地。

时爱前溪水,亦或擢扁舟。

  • 这句诗的意思是:有时喜欢前面溪流的水,有时又驾着小扁舟出游。
  • “前溪水”可能是作者居住地附近的一条小溪,“时爱其水”表明作者常常欣赏这条小溪的美丽和清澈。而“亦或擢扁舟”,则表明作者有时也会选择乘坐小舟去游览周围的环境。

问渠何所似,口诵逍遥游。

  • 这句诗的意思是:问我这溪水与何处相比,我口诵《庄子·逍遥游》篇。
  • “问渠”即询问对方,这里指作者向对方请教溪水的相似之处。“口诵逍遥游”则是引用《庄子·逍遥游》中的一句话,表达自己对于自由无拘的生活方式的追求和向往。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山中的景象以及山中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之美的生活态度。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白云载青山”、“山人乐在此”等,使得整首诗富有生动的画面感和深刻的哲理意义。同时,诗人还借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名句,表达了自己对于超脱世俗、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