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觅幽题,过桥东复西。
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
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
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
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
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
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
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
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
塘㘭飞絮滚,石缝落花栖。
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
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
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

诗句释义:

过桥东复西,一路上寻觅着幽静的地方。竹疏林影薄,水面小且涧声低。

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

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古藤如臂曲,矮树与肩齐。

过陇虎留迹,投岩麝脱脐。寻芝问溪老,摘果借邻梯。

瓦罐煨椒酒,沙盘饤蕈齑。漱甘分泠井,纵懒卧柔荑。

窑热烧松火,潭香洗药泥。塘㘭飞絮滚,石缝落花栖。

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紫拳擎蕨菜,青子落棠梨。

樵语烟萝屋,僧锄雨豆畦。归来日当午,云外一声鸡。

译文:

一路上寻找着幽静的地方,经过桥梁向东又向西。竹叶稀疏,林影斑驳,水声潺潺。

庖人扛着食物,小孩子提着诗筒。我慢悠悠地走着,舍不得蚂蚁,久久站着只为听听黄鹂的叫声。

墙头泉水龙藏匿不见,墙角草木在风雨中呻吟。古藤弯曲如同手臂,矮树和我的身高一样高。

过陇时虎留下足迹,投入岩石上麝香脱落。追寻着灵芝询问溪边的老者,摘取果实借给邻居的梯子。

用瓦罐煨着辣椒煮酒,沙盘中摆上各种腌菜。漱口喝的是清凉的井水,躺下来任凭柔软的草垫儿。

窑火烘烤松枝燃烧,潭水洗涤药草泥土的芬芳。池塘边有飘荡的柳絮随风滚动,石头缝隙里有落花安息。

健壮的柏树扶持着倒塌的庙宇,荒草填补破旧的田埂。紫色拳头采摘蕨菜,青色果实落在棠梨树上。

樵夫们的话语萦绕在烟雾缭绕的房屋旁,僧侣们在雨中翻动着豆子。我回来的时候是中午时分,远远听到鸡鸣的声音传来。

赏析:

这首诗以游香山为背景,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所闻,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的第一句“一路觅幽题”,描绘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找幽静的场景,表现了他追求宁静的心态。接着“过桥东复西”,展现了诗人在过桥时的行走情景,暗示了他内心的迷茫和徘徊。

第二联“竹疏林影薄,水小涧声低”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风景,竹叶稀疏,林影斑驳,水声细流,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第三联“食䉪庖人负,诗筒稚子携”则描绘了诗人与庖人、稚子之间的互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如“缓行因惜蚁,久立为听鹂”,“缓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从容不迫,“因惜蚁”则展示了他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而“久立为听鹂”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倾听和感悟,他用心聆听黄鹂的鸣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生命力。

诗中还多次出现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如“墙眼泉龙隐”、“篱腰土犬啼”、“塘㘭飞絮滚”等,这些描写既生动形象,又富有诗意,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眼中的自然景色。

最后两句“健柏搀颓庙,荒苔补破蹊”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他看到了古柏参天的颓败神庙,感受到了荒废的田野小路的沧桑,这既是对历史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