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
注释: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
译文:不种昆仑就种阆苑,最终会陪伴着我充满清香芬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老柏”自喻,抒发了对高洁品质和美好人格的追求。诗中“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两句,既写出了老柏的傲骨,又表达了诗人的品格追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
注释: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
译文:不种昆仑就种阆苑,最终会陪伴着我充满清香芬芳。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老柏”自喻,抒发了对高洁品质和美好人格的追求。诗中“不种昆仑即阆苑,终当伴我含清芬”两句,既写出了老柏的傲骨,又表达了诗人的品格追求。全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
【注释】左氏:指左丘明。昭明:晋朝的潘岳,字安仁。至修姱:指到晚年仍保持美好操行。佳名播千祀:美好的名声传颂千古。丧明予似之:我因失明而感到类似。功业胡能比:你建立的功勋事业怎么能与我相比呢?蚀月还耿光:月亮被蚀了,但光辉依旧明亮。著述犹可拟:著述的功绩还可以比拟。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潘岳的赞美。潘岳,字安仁,西晋时人,为“建安七子”之一,曾任河阳县令等职,有《潘岳集》传世。潘岳为人正直
在解析这首诗《晚年病目诗其五》的深意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其背景与作者。乌斯道是明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达了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这首诗以“晚年病目”为主题,通过描述人对于环境的感受及其对生活的影响,反映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 诗句“浊境人所恶,清境人所欢。”揭示了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的基本需求。浊境往往意味着杂乱无章、充满干扰的环境,而清境则象征着清晰、宁静的环境
翻译:我学习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经常在年少壮年时。 一生应人求索,运笔不停手。 如今因病辞官,才得清闲自在。 书法以大道之言,怎能全部述说? 注释:二王,指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指书法。少壮日,年轻时。应人求,指应付别人的要求。兹,这。兹以目病辞,因为眼病而辞退官职。兹,这。方始得就逸,这才得清闲自在。兹,这。书以大道言,用大道来说明书法的要义。道,这里指书法的基本原则。 赏析
【注释】 ①古人能战争:战国时孙膑、吴起、白起等名将,皆以兵法著称。 ②空存身后名:死后虽遗名声于世,但已无实际作用。 ③事棋局:下棋如对敌作战。 ④徒然起心兵:下棋时,一着不慎,即生变故,如同用兵打仗一样。 ⑤余生颇好弈:我生平喜爱下棋。 ⑥每被君子轻:常被有才学的人轻视。 ⑦目暗不能尔:因眼病而使视力减退,无法再像以前那样下棋了。 ⑧心中始和平:心中因此感到平静。 【赏析】
注释:庭院外面有青草,正是自己心中想要的。现在因为双目患病,再次领悟到草之外的东西。原来心意并不在于草,而草也并不存在于视觉之中。万事无法可言说,只有风月浩渺无际。 赏析:本诗是一首咏物抒情诗,通过描写庭前青草,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和对人生哲理的领悟。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深远,通过对青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豁达与淡泊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鉴赏时,首先要读懂诗,然后把握其情感,最后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1. “昔者清遐翁,栖迟慕盘谷”,此句是诗人对“清”的向往,表达了自己隐居山林、远离尘世喧嚣的志向. 2. “翛然桐叶侧,悠哉石鱼麓”,此二句描写了盘谷中的美景,“缥缈孤云树色分”,“悠然心远,此怀古道”。诗人通过观察,发现了盘谷的美妙景色,并从中领悟到了人生的道理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述了他在海上的所见所感。下面是诗句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1. 木兰为舟桧为楫,沧海镜平云贴贴。 木兰(一种树)做船,桧木(一种木材)作桨,海中的水面就像明镜一样平静,云彩贴着水面飘动。 2. 五色珠光耀晴水,倏忽往来三万里。 五色的珍珠在阳光照耀下的水面闪烁,忽然之间仿佛在三万里之外来回穿梭。 3. 偶见琴高相与游,琴高引路登十洲。 偶尔遇到传说中的琴高
【注释】 忆雷琴:思念雷琴。雷琴,相传是周文王所制,故名。 一去:一次离去,指与雷琴分别。 目暗:眼睛失明。 今亦不复惜:现在也不觉得可惜了。 以兹:因此(指从雷琴上得到的教益)。 悟外物:领悟外界事物。 昔以有见惑:过去因为有了视力而迷惑。 何如:哪比得上。 饮美酒:喝酒。 慰朝夕:使日夜都感到快乐。 【赏析】 这是一首写眼病后感慨的诗。诗人在病中怀念雷琴,又感叹自己视力丧失,不能弹琴
野庵为姜敬章监丞赋 楼船溯长江,夹毂驰广道。君子田野中,悠悠惬中抱。前除列佳水,其阴杂芳草。亦有溪上山,青青为之好。吉梦良可徵,将以托终老。白璧匪沦匿,彤庭藉华缫。庶免栖故林,徒焉寄枯槁。归哉岂无期,所愧在先兆。 注释: 1. 楼船:指战船。溯江:逆流而上。夹毂:车马两侧的护板。驰:奔驰。2. 君子:这里指自己。田野中:指隐居之地。3. 前除:前面的官道。列:排列。佳水:美丽的江流。其阴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在杏花盛开的时节,来到集杏园中欣赏美景,不禁兴之所致,即景赋诗。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景,第二联写人,第三联写事,第四联抒情。 前四句为第一联,“融风荡春和,芳葩粲当户。”融风荡春和,指春天的暖风,吹散了冬日的寒冷,带来了生机与活力。芳葩粲当户,形容春天花朵鲜艳,美不胜收。这两句诗描写了春天的到来,万物复苏,百花齐放的美丽景象。 后四句为第二联,“簇簇轻红繁,拂拂微馨吐
我们需要逐句解析这首诗,然后对照译文进行翻译和注释。 1. 开元老柏鄞城东,平地有此谪下龙。 - 诗句解读:在开元时期,鄞城的东边出现了一棵老柏树,它在平原上就像是从天而降的一条龙。 - 关键词:开元、老柏、鄞城东、谪下龙 - 赏析:诗人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老柏树的壮观景象,表达了对它的赞美之情。 2. 黄肠腐烂腹空空,五石之尊亦可容。 - 诗句解读:黄肠木制成的棺材已经腐朽了
【赏析】 此诗为送丁鹤年归武昌之作。诗人在赋得吴王避暑宫、陶侃读书堂二诗中,赞美了武昌的美景与历史遗迹,表达了对丁鹤年的深情厚意。诗中通过描绘赤壁、梅山、龙渊等景物,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丁鹤年前途的祝愿与鼓励。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千年陶侃读书堂,故老相传在武昌。 九曲亭前入云路,寒溪下接江流长。 剑池龙去日色薄,梅偃层崖几开落
章华之台浮云空,繁华又到吴王宫。 西山烟光照林麓,南浦云气随蛟龙。 瑶殿金扉倚虚旷,象床玉几生雄风。 忽然梦入紫微内,绡衣雾湿天香中。 梦醒芙容日亭午,但知六月不知暑。 侍臣不敢催鸾舆,辇路光飞洒尘雨。 当时铜雀凌漳河,锦城雪影摇岷峨。 天下苍生苦埃郁,三处较凉谁最多。 东下长江二千里,楼阁高连冶城起。 岂知炎热正如焚,鼎沸难容一杯水。 初忧未破曹刘墙,再欲食鱼还武昌。 回首寒溪旧游处
海堤行 海上蜿蜒蟠玉龙,云柯迤逦冲阑风。 睥睨烟云俯深黝,叶侯建此千年功。 译文: 大海蜿蜒如玉龙盘绕,云雾缭绕曲折前行。 俯瞰烟波浩渺的海面,叶侯在此地建立了千年基业。 注释: 1. 海上蜿蜒蟠玉龙:描述海洋的广阔与美丽。 2. 云柯迤逦冲阑风:形容天空中云彩连绵不断,风也随风起伏。 3. 睥睨烟云俯深黝:仰望烟雾缭绕的深处,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深远。 4. 叶侯建此千年功
【注】: 侯堤:即海堤。 【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观海时的感受,抒发了诗人对海的热爱,以及对沧海桑田变化无常的感慨。 首句“海滨尽得如侯堤”,是说诗人在海边散步,只见海滨一马平川,就像古代的海防工程——海堤一样,十分整齐有序,没有一点混乱的迹象。这既写出了海边的宁静、美丽,也表现出诗人欣赏大海,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第二句“那有桑田变沧海”,是说沧海桑田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这里的沧海桑田
紫翠丹房歌为周伯高赋松陵四周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着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余。 白日闲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闲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