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屏上倚危阑,陡觉梅风四月寒。
云接姑苏山莽苍,春生泽国水弥漫。
粳稻再闻输贡赋,王师谁报渡桑干。
道人筑就栖禅窟,好似香山八节滩。
登绰墩
白云在屏风上,倚着危阑。突然感到了四月的梅风。云朵连接姑苏山,显得苍茫。春天的气息弥漫泽国。
粳稻再次听到贡赋的声音,王师谁来渡过桑干河?
道人筑就栖禅窟,好似香山八节滩。
注释:
- 登绰墩:登上绰墩。绰墩:地名,位于今江苏苏州市西南郊。2. 白云屏上倚危阑:指登上高处的栏杆。危阑:高高的栏杆,指高楼、高楼的栏杆。3. 陡觉梅风四月寒:突然感到了四月的冷风。4. 姑苏山莽苍:姑苏山(即虎丘)的山野。5. 春生泽国水弥漫:春天来了,泽国的水流也变得宽广。6. 粳稻再闻输贡赋:粳稻再次听到贡赋的命令。7. 王师谁报渡桑干:王师谁能渡过桑干河?8. 道人筑就栖禅窟:修行的人建造了修行的洞穴,这里指修行的地方。9. 好似香山八节滩:好像香山的八节滩一样,这里指寺庙的景色。10.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描绘了作者登上绰墩时所见到的美景和感受。诗中通过描绘白云、梅花、姑苏山等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关注,通过描写贡赋、王师等元素,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
译文:
白云在屏风上,倚着危阑。突然感到了四月的梅风。云朵连接姑苏山,显得苍茫。春天的气息弥漫泽国。
粳稻再次听到贡赋的声音,王师谁来渡过桑干河?
修行的人建造了修行的洞穴,好似香山的八节滩。
赏析:
这首诗以“登绰墩”为题,描绘了作者登上高高的栏杆时所看到的美景和感受。开头两句“白云屏上倚危阑,陡觉梅风四月寒”,诗人站在高高的栏杆上,仰望蓝天白云,突然感到了四月的寒冷。这里的“白云屏上”形象地描绘出山峰耸立的景象,而“倚危阑”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着,“云接姑苏山莽苍,春生泽国水弥漫”,诗人继续描绘了远处的姑苏山和周围的水面,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最后两句“粳稻再闻输贡赋,王师谁报渡桑干河”,诗人感叹粮食被征收,而军队却无法渡河,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忧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