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龙节海东还,不易冠裳立笋班。
惟用一言通绝域,何须三箭定天山。
陪臣奉表梯航至,异姓封王诰印颁。
陆贾当年成底事,宝刀游骑未吾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内容如下:

煌煌龙节海东还,不易冠裳立笋班。
惟用一言通绝域,何须三箭定天山。
陪臣奉表梯航至,异姓封王诰印颁。
陆贾当年成底事,宝刀游骑未吾悭。

诗句注释

  1. 煌煌 - 光辉、辉煌。
  2. 龙节 - 古代皇帝出行时用以指挥军队的符节。
  3. 海东还 - 指回归或返回东海之滨。
  4. 不易冠裳立笋班 - 形容官员们穿着官服,如同竹子般直挺。笋班可能指的是高级官员的行列。
  5. 一言 - 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或达成的协议。
  6. 绝域 - 极远的地方,这里指高丽。
  7. 三箭 - 古时候用弓箭决胜负,通常用于比喻战争或较量。
  8. 陪臣 - 朝中大臣或使者。
  9. 梯航 - 古代中国用来出使外国的船只。
  10. 异姓封王 - 不同的姓氏被封为国王,暗示着某种程度的平等或特殊待遇。
  11. 宝刀游骑未吾悭 - 意思是说,拥有精锐部队和勇猛战士的人不会吝惜使用他们。

译文

光辉夺目的帝王之令,从东边归来;不因官服而显得弯曲,就像竹子那样笔直。只用一句话就足以解决远在他乡的问题,为什么还要用三支箭去决定战争呢?我们的使臣携带礼品抵达异国,不同的姓氏被封为国王。陆贾当年的成就是什么事呢?拥有锋利的武器和勇敢的士兵,我们并不吝啬使用他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皇帝出使归国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视。诗中的“煌煌”与“易”等词汇,强调了皇权的强大和威严。同时,通过对不同官职的描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和权力结构。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使者的行程和使命,展现了国家的外交策略和对外关系。特别是“唯用一言通绝域”,强调了以智慧和言辞解决国际争端的重要性。而“宝刀游骑未吾悭”则表达了对武力和军事力量的自信。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咏史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和尊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