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豕同游说野情,一廛愿受作编氓。
穷幽拟草愚溪记,养拙甘从甫里耕。
春涧蕨拳和露采,秋林木耳带霜烹。
淮南有客歌招隐,莫遣儿童识姓名。

这首诗的作者是林泉民。

逐句释义及注释:

  1. 鹿豕同游说野情,一廛愿受作编氓
  • “鹿豕”指的是鹿和猪,通常在古代文学中象征着野性和自然。
  • “同游”表示一起玩耍或者共处。
  • “说野情”指的是表达对野外生活的热爱或向往。
  • “一廛愿受”意味着愿意接受这样的生活,将之视为一种归宿或安身之所。
  • “作编氓”指成为平民百姓,与“一廛愿受”呼应,表现出追求简单生活的愿望。
  1. 穷幽拟草愚溪记,养拙甘从甫里耕
  • “穷幽”意为探索深奥的领域。
  • “拟草愚溪记”中的“拟”可能意味着模仿、学习,而“愚溪记”则是一个具体的文学作品。
  • “养拙”意味着培养自己的拙劣之处,可能是谦虚或不炫耀的意思。
  • “甘从甫里耕”中的“甫里”可能是一个地名,表示愿意跟随某人耕作。
  1. 春涧蕨拳和露采,秋林木耳带霜烹
  • “春涧蕨”指的是春天时涧边生长的蕨菜。
  • “秋林木耳”指的是秋天树林里生长的木耳。
  • “和露采”表示采集这些野生植物时是在雨后,即利用雨水来采摘。
  • “带霜烹”说明这些食材是在霜降时节采摘和烹饪的。
  1. 淮南有客歌招隐,莫遣儿童识姓名
  • “淮南”可能是指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地区,历史上以出产文人墨客著称。
  • “有客歌招隐”可能是指某位文人创作了一首关于隐居生活的歌曲。
  • “莫遣儿童识姓名”意思是不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位文人的具体名字,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关注或打扰。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于简朴生活的赞颂,表达了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理念。诗中的“一廛愿受”与“养拙甘从甫里耕”,都体现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平和、淡泊的生活态度。通过描写自然界的景象,诗人试图传达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整体上,诗风清新自然,语言朴实无华,但意境深远,引人深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