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园寺里昔曾游,弹指流光十六秋。
诸刹每传新学起,一箪犹为故山留。
文词雅正推裴柳,诗句清妍属澈休。
湖海老成凋谢尽,杖藜何日浙江头。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刘长卿的《送僧归日本国》。全诗如下:

寄天衣净天镜长老
竹园寺里昔曾游,弹指流光十六秋。
诸刹每传新学起,一箪犹为故山留。
文词雅正推裴柳,诗句清妍属澈休。
湖海老成凋谢尽,杖藜何日浙江头。

注释与赏析:

  1. 寄天衣净天镜长老:这里的“天衣”和“净天镜”都是用来比喻僧人的修行和智慧,而“长老”则是对僧人的尊称。整句意为,我寄予你天衣般清净的心灵,如同净天镜般的智慧。

  2. 竹园寺里昔曾游,弹指流光十六秋: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曾经在竹园寺里游玩的情景,时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已经过去了十六个年头。

  3. 诸刹每传新学起,一箪犹为故山留:这里提到“诸刹”指的是佛教寺庙,“新学起”表示新的学问和方法的出现。而“一箪”(音dan)是指古代的一种盛饭器具,这里用来形容简朴的生活态度。诗人表达了虽然新的学问和方法不断涌现,但他仍然保持着一种朴素、坚韧的生活态度,不为外界所动。

  4. 文词雅正推裴柳,诗句清妍属澈休:这句诗赞美了裴柳(可能是指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文词优雅且正直,诗句清新且美妙。诗人将这种风格归结为自己的特点,表明自己也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5. 湖海老成凋谢尽,杖藜何日浙江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己晚年生活状态的无奈。他感叹自己如同湖海中的老渔夫一样,随着岁月的流逝,青春不再,才华也渐渐消逝,不知道何时才能回到故乡浙江的家乡。

这首诗通过对诗人过去的回忆,展现了他对人生、学问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谦逊和坚韧的态度,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都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