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王湛岂真痴,世路崎岖蜀道危。
独酌花前明月我,百年驹隙主翁谁。
南州名节称高士,乱世功名属健儿。
国内承平欣有象,忧天莫作杞人悲。
这首诗是诗人王之涣在白莲寺与顾玉山的见面中所作,表达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世事的看法。下面是逐句的详细解释:
风流王湛岂真痴? - 这一句中的“风流”指的是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人。王湛在这里被提及,可能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某人才华的评价。而“岂真痴”则是说这个人并非真的愚蠢或缺乏智慧,而是有其独特的风采和才华。
世路崎岖蜀道危 -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世间道路的艰难和险峻的感受。”崎岖”形容道路不平,”蜀道”通常指四川至成都的道路,因地势险恶而得名。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旅途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的认识。
独酌花前明月我 - 诗人独自一人在花前饮酒赏月,这里的“独酌”意味着独自享受这份宁静和美好。”花前”则描绘出一个美丽的场景,”明月”则增添了一份清辉和浪漫的氛围。整个句子表达了诗人在孤独中寻找内心平静和自我慰藉的愿望。
百年驹隙主翁谁 - “百年驹隙”是指人生的短暂,就像骏马过隙般迅速。而“主翁”在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这句话暗示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光阴易逝的感慨。
南州名节称高士 - 这一句表明在南方(古代中国地理区域划分)有人以高尚的节操和品德被人称颂。”名节”指的是名声和节操,而”高士”是对有高尚品格的人的尊称。
乱世功名属健儿 - 这表示在乱世中,只有那些英勇善战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健儿”在这里指的是勇猛的战士。
国内承平欣有象 - “国内”通常指国家或朝廷,”承平”表示和平安定。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国家安宁稳定的美好愿景。
忧天莫作杞人悲 - 这是整首诗的最后一句,它表达了诗人对待未来的态度——不要因为担忧未来而过度焦虑,就像杞人一样杞人忧天,自寻烦恼。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世界和未来的深刻洞察和感悟。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以及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反思,诗人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的平和看法。整体上,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