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㒞,投老远之新喻任。中流扬舲张大帆,乌帽霜华点秋鬓。
忆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
放舟娄江口,挂席南风轻。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
开头捩柁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
舟行三日数百里,忽见金焦屹相峙。铁瓮城颓壁垒荒,百战英雄嗟已矣。
晓行朱金沙,暮泊石头城。不闻商女歌玉树,黄芦苦竹生秋声。
复溯彭郎矶,还经敷浅源。落帆官亭湖,遥见香垆烟。
却忆仪真不数日,行尽长江十三驿。大孤雨晴冰鉴开,白石青林映行色。
始离墟落见城市,高阁魏魏对山起。摩铁柱,吊旌阳,俯仰清风怀孺子。
三洲橘熟秋雨霜,枫林点染兼丹黄。烟华万井照金碧,石城百雉围清江。
纪行歌送陈士惟新喻教授陈广文,字广文,才且㒞,投老远之新喻任。中流扬舲张大帆,乌帽霜华点秋鬓。
【注释】
广文:作者的朋友或同僚陈士惟新。
㒞(wěi):通“伟”,杰出。
投老:谓年老而退职。
【赏析】
此诗作于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诗人送别了陈士惟新,并赠给他一首七言古风。
首联:“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㒞,投老远之新喻任。”陈广文虽身材矮小,但才华出众,年纪虽已衰老,仍出任新喻县的县尹。
颔联:“中流扬舲张大帆,乌帽霜华点秋鬓。”陈广文乘坐船只在江水中航行,船帆张开,他戴着黑色的帽子,帽沿上沾有白霜。
颈联:“忆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自从分别故乡已经十年,每当梦醒时总感到江山美景令人心动,激起出游的愿望。
尾联:“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回忆过去游览山景的时候,沿着山势走了很长一段路。
【译文】
陈广文身材矮小而才华出众,年老后出任新喻县的县尹。在江中扬帆乘舟,顶着黑帽,帽沿上覆盖着白霜。我怀念分别故乡已有十年,每次醒来都因对山河美景感到心潮澎湃而产生出游的愿望。记得当年刚到新喻时,沿着山势走了很远。
【赏析】
此诗是诗人赠给朋友的一首七言古诗。
开头二句:“陈广文短而精悍才且㒞,投老远之新喻任。”陈广文虽然身材矮小,但才华出众,年纪虽已衰老,仍出任新喻县的县尹。
中间二句:“中流扬舲张大帆,乌帽霜华点秋鬓。”陈广文乘船在大江之中,高扬着船帆。他的帽子上覆盖着白色的斑驳,像是染上了秋天的霜露。
末二句:“忆别楚乡今十年,梦想江山动游兴。”自从我们分别后已经整整十年,每次从梦中醒来总是被山河的美景所感动,心中充满了出游的愿望。
中间二句:“忆昨经览初,看山数去程。”还记得当年我刚来到新喻时,沿着山势走了很久很久。
【译文】
想起当年刚刚到达新喻时,沿着山势走了很长时间。
【赏析】
此诗是纪行的诗篇。诗人与友人告别后,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新喻任职。
中间四句:“放舟娄江口,挂席南风轻。长年三老椎大鼓,酾酒割牲祈降灵。”我乘船驶过娄江口,迎着南风吹着帆前进。常年在船上演奏大鼓、祭祀神灵的人,用酒杯洒祭,宰杀牲畜祈祷神灵保佑。
开头一句:“开头捩柁入扬子,东望淮沙海门紫。”开始转动舵轴进入扬子江,向东眺望淮河和长江汇合处的海门山,那里云雾缭绕,景色如紫色一样美丽迷人。扬子江:指扬州以下长江段。扬子江口为江苏仪征附近,这里指南京附近的长江入海口。
第二句:“鲸鱼吹浪波冥冥,不觉狼山去如驶。”巨大的鲸鱼掀起波浪滔滔不绝,不知不觉间狼山也消失在茫茫大海之中。冥冥:形容海水茫茫,无边无际。狼山:在今江苏南通市东北。
第三句:“舟行三日数百里,忽见金焦屹相峙。”船行三天,行程几百里,突然看到金焦山矗立在前方。金焦山:即金山寺,在今江苏镇江市北。相传南朝宋文帝刘裕曾登金山寺以望京口形势。
第四句:“铁瓮城颓壁垒荒,百战英雄嗟已矣。”铁瓮城残破不堪,城墙上的堡垒已经荒芜,那些曾经身经百战的英雄,如今只能在叹息中回忆往昔了。铁瓮城:位于今江苏丹阳西北。
第五句:“晓行朱金沙,暮泊石头城。不闻商女歌玉树,黄芦苦竹生秋声。”清晨出发经过朱砂滩,晚上停泊在石头城。听不到商女歌唱《玉树后庭花》,只见黄色芦荻和苦竹发出萧瑟之声。
第六句:“复溯彭郎矶,还经敷浅源。落帆官亭湖,遥见香垆烟。”又溯回彭郎矶,又经过敷浅源,最后把船靠到了官亭湖边,远远看见香炉峰上袅袅升起缕缕炊烟。彭郎矶:今名彭郎山,在江西瑞昌西三十里的彭郎矶山上。敷浅源:在今浙江天目山北麓临安西南的苕溪上游。
尾联:“却忆仪真不数日,行尽长江十三驿。”然而又想起了仪真这个地方,短短几天时间就经过了长江的十三个驿站。仪真:今江苏省仪征县,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仪征是当时南北水运要冲,故有仪真之称。十三驿:指从镇江至杭州沿途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