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老移家向何许,乃在吴松之甫里。
治生拟学陶朱公,钓竿欲觅玄真子。
小儿读书坐船头,大儿击楫歌中流。
细君斫脍妇炊黍,老子醉卧芦花秋。
人生真乐不易得,儿女团栾居泽国。
避秦何必问桃源,朝泊江南暮江北。

野老移家向吴松之甫里,拟学陶朱公;钓竿欲觅玄真子。

诗中“乃在吴松之甫里”表明了诗人所居住的具体位置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吴松(今属江苏)。这里的“吴松”指的是苏州的一座名胜古迹,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虎丘的所在地。而“治生”则意指通过经营产业来维持生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希望效仿古代成功商人如陶朱公范蠡和玄真子的经商智慧。

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环境的描述,更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抒发。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乐趣的追求和对家庭和睦的珍视。这种生活哲学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它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而不是过分追求物质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