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
只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
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
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
只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
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
注释:
- 海国东南自一涯:指自己生活在海国的东南边陲之地。
- 故乡何处梦中赊:故乡在什么地方?梦中都是那么遥远和遥不可及。
- 只应肠断无归路:只能如此悲痛绝望,找不到回家的路。
- 却有游魂得到家:但有飘荡在外的亡魂找到了归宿。
- 仙骨已看成槁木:仙骨已经化成了枯萎的木头。
- 世缘真信是空花:世间的缘分,真是如同虚幻的花一样。
- 惟馀手植波罗树:只剩下亲手种植的那棵波罗树在风中摇曳。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为吊悼一位达奚司空而作。达奚司空是一位高僧,他的诗才横溢,词藻华美。然而,他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因此,诗人借吊唁之机,写下了这首悼念之作。
“海国东南自一涯,故乡何处梦中赊。”这是开头两句,描述了诗人身处海外,思念着远方的故乡。这里的“海国”指的是海外的国家,而“东南自一涯”则意味着自己身在海国的东南边陲之地。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之情。然而,故乡在哪里呢?诗人只能通过梦境来寻找,但却感到遥远和虚无。这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也透露出他孤独无助的心境。
“只应肠断无归路,却有游魂得到家。”接着,诗人转向现实,感叹自己在现实中无法找到归宿。然而,他却意外地发现,有一位游魂找到了归宿——那正是他自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觉得自己像游魂一样漂泊不定,没有固定的归宿;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的存在似乎得到了某种形式的接纳和认同。这两句既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困惑和痛苦,也透露出他对自己命运的思考和感悟。
“仙骨已看成槁木,世缘真信是空花。”这是第三四两句,诗人继续反思自己的存在。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就像枯萎的木头一样,失去了生机和活力;而他与世人的关系,也像是虚幻的花朵一般,无法触及真实的世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领悟。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和世界都缺乏真实和意义,只有通过反思和感悟才能找到答案。这两句既展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惟馀手植波罗树,叶叶风吹自怨嗟。”最后四句则是诗人以自然景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他手植的那棵波罗树在风中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他的心声。每一片叶子都在风中摇曳着,仿佛在抱怨自己的不幸和遭遇。这两句既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动态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海外、故乡、游魂、枯木、空花等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感悟。它既有深沉的情感色彩,又有深刻的哲理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