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如疼鹤,懒得著袈裟。
雪案堆庄子,花函藏内家。
问方医病竹,邮水泛春茶。
一室沉香气,青烟吐白纱。
【注释】
“双寺”:指寺院。本上人:僧人名,即本和尚。“高僧”:对佛门中出家人的一种雅称。“疼鹤”:用“疼”字形容鹤的体态优美。语出唐代杜甫《题杜二补阙丈草堂》诗:“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意谓白发稀疏,几乎要脱落,形容衰老之状。“着袈裟”:穿上僧服。“雪案”:雪白色的桌布,形容书案洁白如雪,常用以比喻文章清丽。“花函”、“内家”:都是用来装书信、书籍的小箱子,此处分别指信箱和内室的木箱。“竹”:指竹简,是古代一种轻便易携的书籍形式。“邮水”:古代邮驿,这里指邮差。“春茶”:春天采摘的茶叶,泛指佳品,也借指春天。“香”:气味。“青烟”:指香烟,泛指香烟缭绕。“白纱”:白色纱巾,这里比喻香烟袅袅升起。
【赏析】
此诗为五言律诗。前四句写本上人在寺庙中的闲适生活;后四句写他在寺庙中读书写字的情景。全诗语言平实,意境恬淡。
首联“双寺逢本上人”,交代了本上人的行踪和所在之处。“双寺”是指寺庙,在古时候,人们往往把两寺并称为“双寺”。而“逢”则表明了作者与本上人相遇的偶然性。“上人”是对僧人的尊称。“如疼鹤”,用来形容本上人身材修长,如同一只轻盈的鹤一样;“懒得著袈裟”,则是说他对于穿袈裟这样的繁琐事情感到厌烦,因此懒于穿戴。这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出了本上人悠闲自在的生活状态。
颔联“雪案堆庄子,花函藏内家”,进一步描绘了本上人的生活环境。“雪案”,指的是雪白的书案,形容书案洁白如雪;而“堆庄子”,则是将庄子的著作随意堆放在那里,显得颇有学问之人的风范。“花函”,指的是用鲜花装饰的信箱或木箱,用以储存信件,这里的“花函”暗指其信箱中珍藏着内家经典著作。这一联通过描绘本上人的读书环境,展现了他博学多才的形象。
颈联“问方医病竹,邮水泛春茶”,则转向了描述本上人在寺庙中的日常活动。“问方”是指求得医方,这里的“问方”实际上就是询问方士,寻求医术;而“医病竹”,则是说在本上人的庭院中种植了竹子,以便于制作药饵。而“邮水泛春茶”,则是指邮差的水车在水中泛动,使得春天的茶叶得以冲泡出来。这一联通过描绘本上人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善于养生和注重生活情趣的一面。
尾联“一室沉香气,青烟吐白纱”,则是对本上人居室的描述。“一室”指的是一间居室,“沉香”是指散发着浓郁香味的木材,这里象征着居室中弥漫着的香气;“青烟吐白纱”则是形容香烟袅袅升起的景象,其中“青烟吐”形象地描绘出了烟雾缭绕的状态,而“白纱”则是指缭绕的香烟如同白色纱巾一般。这两句通过对居室氛围的描绘,进一步烘托出了本上人生活的宁静与舒适。
整首诗歌通过对本上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他悠闲自在、热爱读书、善于养生的儒雅风貌。同时,诗歌也通过对寺庙环境的描绘,勾勒出了一幅和谐宁静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