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树湿茙茙,残缸细隐红。
池容通国水,柳散一城风。
僧静能消月,庭方好贮空。
幽窗渔梵冷,童子印香终。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第一句:“柳浪馆月中泛舟”
  • 关键词:柳浪馆,月中泛舟
  • 注释: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作者在柳浪馆中乘舟赏月。柳浪馆通常指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可能是一处观赏夜景的绝佳位置。
  • 赏析:这句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优雅的氛围,通过“月中泛舟”这一动作,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1. 第二句:“烟树湿茙茙,残缸细隐红”
  • 关键词:烟树,茙茙,残缸,红
  • 注释:这里的“烟树”可能指的是雾气缭绕中的树木,增添了一种朦胧美;而“湿茙茙”,即湿润的草丛,可能暗示着夜晚的湿润气息。“残缸细隐红”则形容月亮映照下的残破陶瓷缸,其颜色隐约可见,显得格外醒目。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夜色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元素,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同时,“残缸”一词也暗示了时间的痕迹,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
  1. 第三句:“池容通国水,柳散一城风”
  • 关键词:池容,通国,水,柳,一城风
  • 注释:这句话描述了水池的宽阔与水面波光粼粼的景象,以及柳树随风摇曳的情景。“通国”意味着覆盖范围广泛,而“一城风”则强调了风的无处不在。
  • 赏析:这句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和谐美景的赞美。
  1. 第四句:“僧静能消月,庭方好贮空”
  • 关键词:僧静,消月,庭方
  • 注释:这里的“僧静”指的是僧侣们静静地坐着或修行的场景,而“消月”则形容月光柔和地洒落在寺庙庭院中,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庭方”可能是指庭院宽敞、空旷。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僧侣们在月光下修行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内心平静的境界。
  1. 第五句:“幽窗渔梵冷,童子印香终”
  • 关键词:幽窗、渔梵、冷、童子、印香终
  •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窗户旁,渔民们在进行捕鱼活动,同时伴随着梵音(佛教经文)的诵读。“童子印香终”则描述了童子手中拿着印章,完成了某种仪式或任务后离开的情景。
  • 赏析:这句诗通过描绘渔民捕鱼时的声音和童子的活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喜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