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
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
贝叶翻将绽,荷衣着屡穿。
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
乙巳除夕
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
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
贝叶翻将绽,荷衣着屡穿。
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
注释:
- 乙巳除夕:指农历十二月三十日的除夕夜。
- 十亩负江田:形容拥有广阔的田地和丰富的资源。
- 归耕已七年:已经耕种了七年的土地。
- 稚松云堰地:稚嫩的松树像云一样环绕着土地。
- 雏女发垂肩:指少女的头发垂在肩膀上。
- 贝叶翻将绽:贝叶书(佛经)翻开就像要绽开一样。
- 荷衣着屡穿: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
- 贫乡何可恋:为什么不能留恋贫穷的地方。
- 大抵为林泉:大多是为了追求自然的宁静和舒适。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返乡后生活状态的诗。开头两句“十亩负江田,归耕已七年”描绘了他拥有广阔的田地和丰富的资源,已经耕种了七年的土地。这反映了他的勤劳和对土地的热爱。
中间四句“稚松云堰地,雏女发垂肩。贝叶翻将绽,荷衣着屡穿”则进一步描绘了他的生活状况。稚嫩的松树像云一样环绕着土地,象征着他的坚韧和不屈;少女的头发垂在肩膀上,展现了她的纯真和美丽。贝叶翻将绽,比喻佛经翻开就像要绽开一样,暗示了他内心的虔诚和对佛法的信仰。荷衣着屡穿,说明他经常穿着荷叶做成的衣服,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喜爱和追求。
最后两句“贫乡何可恋,大抵为林泉”是全诗的主旨。虽然他生活在贫穷的乡村,但他并没有被困难所困扰,反而常常向往林泉般的宁静和舒适。这里的“林泉”,不仅指自然景色,也暗喻了一种理想化的、远离尘嚣的生活方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追求和内心的宁静。同时,它也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土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