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
袖中怀米帖,花底读离骚。
箔卷垆烟细,窗寒石累高。
负家无可供,沚水与溪毛。
【注释】诸衲:即僧人,这里指作者友人。见过:经过。东皋:在今浙江萧山县南。酒糟:酒渣滓。袖中怀米帖:意思是说袖中藏有米帖。米帖:古代一种小书简或名片的代称。花底读离骚:意思是说在花儿底下读《离骚》。离骚:战国时屈原所作长诗,共373句,2490字,分上下两篇。箔卷:指用薄纸卷成的卷轴。垆烟:酒店中炉火上升的烟雾。窗寒石累高:意思是指窗户外面寒冷,石头堆砌得很高。沚水:指小河里的水。溪毛:指河中的水草。
【赏析】此诗是写诗人与僧人友人相聚的情景。首联“闲即过东皋,衲衣对酒糟”,写的是诗人和朋友相聚,朋友脱下袈裟,换上布衣,二人饮酒谈心。颔联“袖中怀米帖,花底读离骚”,写的是诗人和朋友在花下读书,朋友把米帖藏在袖子里,自己则在花下读《离骚》。颈联“箔卷炉烟细,窗寒石累高”,写的是诗人和朋友在一起喝酒、读书,外面的炉火升起的烟雾很细,窗户外面寒冷。尾联“负家无可供,沚水与溪毛”,写的是诗人和朋友没有什么东西可吃,只有小河里的水和水草可以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