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事咄如许,稗官见亦稀。
若无亲口语,定道客传非。
始觉生为债,谁言鬼是归。
长时检遗箧,不忍触歌衣。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李频的《哭丘光庭诗并序》。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百六诗为丘大赋

怪事咄如许,稗官见亦稀。

若无亲口语,定道客传非。

始觉生为债,谁言鬼是归。

长时检遗箧,不忍触歌衣。

释义:

百六诗为丘大赋

奇怪的事情发生得如此频繁。即使像《搜神记》这样的小说集里也很少记载。

若无亲口语,定道客传非。

如果连亲人的口述都没有,那就一定是从外人那里听来的。

始觉生为债,谁言鬼是归。

才想到人死后就成鬼,谁说鬼就是回家呢?

长时检遗箧,不忍触歌衣。

在整理父亲的旧物时,不忍心去触动那件他生前穿过的衣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丘光庭的深深怀念之情。首句“怪事咄如许,稗官见亦稀。”感叹奇怪的事情如此多,而像《搜神记》这样的小说集里也很少有记载。这表达了作者对丘光庭生前经历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他的传奇事迹在民间传说中并不多见。

接下来两句“若无亲口语,定道客传非。”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亲人的口述,那么关于丘光庭的故事就只能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的,这就表明了丘光庭的故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有着真实的来源。这也体现了作者对丘光庭生平事迹的重视,以及对他故事真实性的追求。

最后两句“始觉生为债,谁言鬼是归。”则是对丘光庭人生态度的反思。作者感叹人生如一场债务,而死后则成为鬼魂,这与他的一生是否有什么联系呢?这是作者对于生死、轮回等哲学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丘光庭的人生态度的钦佩,因为他能够坦然面对生死,将生死看做是一种自然的规律。

整首诗通过回忆和想象的方式,展现了丘光庭的人生轨迹,表达了作者对他深深的怀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对丘光庭生平事迹的描绘,也反映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