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
箱帙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头多。
毫端漭漭书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
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
【注释】
窗前独种庵婆罗:窗前种植着庵婆罗树。庵婆罗即菩提树,梵语称菩提树。
石火风灯不浪过:指佛事无常,如石上之火,风吹之灯,转瞬即灭。
箱帙夜翻尘牍少:指僧人在夜晚翻检经书,尘土飞扬。帙(zī),装订成册的书卷。
客衣春晒衲头多:指僧人春天将僧衣脱下晒干。衲(nà),僧人的袈裟。
毫端漭漭书巴水:意为笔尖沾满墨水,书写巴水。巴水,今称雅砻江。
枕上巉巉梦小峨:指僧人在梦中见到小佛像。巉巉,高峻貌。
诗有馀师禅有友:意谓诗中有诗法、有禅味,禅宗中也有诗法和禅理。
前希李白后东坡:指作者仰慕杜甫,杜甫是李白之后的第一人。苏轼是杜甫之后的第二人。
【赏析】
此为一首送别诗,写黄平倩编修离开家乡去京城时的情景与心情,同时寄寓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之情。
首联“窗前独种庵婆罗,石火风灯不浪过。”意思是说,窗前独自种植菩提树,如同石头上燃起的火,风吹过的风灯,瞬间就会消失,形容时间过得很快;也暗示出人生短暂,世事无常。
颔联“箱箧(qiè)夜翻尘牍少,客衣春晒衲(nà)头多。”“箱箧”指装有物品的箱子或柜子,“尘牍”即尘埃斑驳的书页,“衲头”指僧人的袈裟。诗人描写了僧人深夜翻阅典籍、清理尘封书卷的场景,形象地描绘了僧人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理解,即他们生活在寺庙里,日夜诵经修行。
颈联“毫端漭漭书巴水,枕上巉巉梦小峨。”意思是说,笔尖沾满墨水,书写巴水,梦里出现小佛像。“巴水”是雅砻江的简称。这两句诗通过描述诗人在书写过程中的情景以及梦中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也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以及对佛教教义的深入理解。
尾联“诗有馀师禅有友,前希李白后东坡。”意思是说,诗歌中有诗法、有禅味,禅宗中也有诗法和禅理。“前希李白后东坡”,是指杜甫和苏轼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作都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涵。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杜甫和苏轼的伟大成就,也寓意着自己将会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不断追求更高的境界。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深远而开阔,充分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