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烟划月过潇湘,流丽森疏缀几行。
禅客辨来知半满,儒生记去识边傍。
回波影出双钩拓,暮雨催成急就章。
凤鸟不来河洛隐,年年编录为谁忙。
雁字
篆烟划月过潇湘,流丽森疏缀几行。
禅客辨来知半满,儒生记去识边傍。
回波影出双钩拓,暮雨催成急就章。
凤鸟不来河洛隐,年年编录为谁忙。
注释: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
- “雁字”是秋天的象征,象征着离别和思念。
- “篆烟”指的是秋天的云彩,形状如同篆书。“划月”则是云彩在月光下形成的形状,如同月亮的影子。
- “流丽森疏”形容云彩流动而美丽,稀疏而自然。
- “缀几行”则是指云彩在空中排列成几行。
- “禅客辨来知半满”中的禅客,可以理解为修行的人。他们能够辨别事物的真谛,就像云彩中的半满状态。
- “儒生记去识边傍”中的儒生,可以解释为学者或文人。他们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就像云彩中的轮廓边缘。
- “回波影出双钩拓”中的回波,可以理解为波浪。它的影子就像是被双钩画出来的痕迹。
- “暮雨催成急就章”中的暮雨,指的是傍晚的雨。它催促着人们完成文章或作业。
- “凤鸟不来河洛隐”中的凤鸟,可以解释为吉祥的象征。它不会出现,使得河流和洛水都隐藏起来。
- “年年编录为谁忙”中的编录,可以解释为编纂或记录。这个动作是为了谁?可能是为了表达对某个人或某段历史的怀念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感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如“篆烟划月”、“流丽森疏”等,这些词语都富有诗意,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浪漫和神秘的秋天之中。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哲理的思考,如“禅客辨来知半满”和“儒生记去识边傍”,这些思考让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一种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