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池秋水石苔寒,晋碣唐书野火残。
一丈草青绀殿里,争教赤眼不心酸。
【注释】
墨池:即砚台。秋水:秋天的流水。石苔:石头上的苔藓。晋碣、唐书:指晋朝和唐朝的碑文。野火:指山野中的火灾。一丈草:形容草很茂密,一丈见方的草地。绀殿:指红色的殿堂。赤眼:指眼泪。心酸:指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作者重游归宗寺,看到晋代的晋碑和唐代的唐碑被野火焚烧残存的部分时,内心感慨万分,情不自禁地流出了眼泪。
诗的前两句“墨池秋水石苔寒,晋碣唐书野火残。”是说秋天的泉水冰凉,砚台上的石苔也变冷了,晋朝的碑文和唐朝的碑文也被大火焚烧得残缺不全了。这两句话是诗人对晋代和唐代的碑文被野火焚烧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遗迹的珍视与怀念。
诗的第三句“一丈草青绀殿里,争教赤眼不心酸。”是说一丈高的草绿得发亮,映照在红色的殿宇之中,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悲伤和伤感。这里用“争教”一词表示原因,强调了由于历史的变迁,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变得残破不堪,令人心痛不已。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作者对历史遗产保护的关切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的诗歌。通过对晋朝和唐朝碑文被野火焚烧的情景描写,以及对一丈草在红殿中映衬出的美景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于历史遗迹的重视和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