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石含斑藓,幽云抱古潭。
茶勋凭水策,诗理入禅参。
白帢纷春社,红衫过筱骖。
纨书沈箧笥,纸笔付儿男。
鼷鼠全河饮,蜗牛一壳庵。
有冠徒似范,自茧可悲蚕。
瘦削山容独,酣沉柳梦三。
近烟红淡泊,着雨绿䰐鬖。
香腻煎云母,溪光泻蔚蓝。
僧来伸纸看,一幅古鱼篮。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冕的作品,全诗共20句,每句7个字,采用七言绝句的形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读和注解:

  1. 怪石含斑藓,幽云抱古潭。
  • “怪石”指的是形状奇特、形态各异的石头。
  • “含斑藓”意味着这些石头上长满了苔藓。
  • “幽云”指的是阴沉的云雾。
  • “抱古潭”则暗示着这些石头与古老的水潭紧紧相连,仿佛它们是潭水的守护者。
  1. 茶勋凭水策,诗理入禅参。
  • “茶勋”指的是茶叶的功绩,这里比喻为茶叶在水中的漂浮,象征着茶的精神。
  • “水策”可能是指水上的策略或行动。
  • “诗理”指的是诗歌中的哲理。
  • “入禅参”则表示将诗理融入禅宗的思想之中。
  1. 白帢纷春社,红衫过筱骖。
  • “白帢”指的是白色的头巾,通常用来装饰或作为标志。
  • “纷春社”可能指的是春天的庙会或者聚会。
  • “红衫”指的是穿着红色衣服的人。
  • “过筱骖”可能是指骑着小马经过的场景。
  1. 纨书沈箧笥,纸笔付儿男。
  • “纨书”指的是精美的纸张书籍。
  • “沈箧笥”意味着被深深地收藏在箱子里。
  • “纸笔付儿男”则是指把这些纸笔送给了儿子和孩子们。
  1. 鼷鼠全河饮,蜗牛一壳庵。
  • “鼷鼠”指的是小型老鼠。
  • “全河饮”意味着整个河流都在给这些老鼠提供水源。
  • “一壳庵”则是指用一个空壳子做的寺庙。
  1. 有冠徒似范,自茧可悲蚕。
  • “有冠”指的是拥有帽子的人。
  • “徒似范”意味着这个人长得像范增(战国时期的一位著名谋士)。
  • “自茧可悲蚕”则是说这个拥有帽子的人就像蚕一样,自己制造茧,却可悲地被困在茧中。
  1. 瘦削山容独,酣沉柳梦三。
  • “瘦削山容”指的是山峰的形状瘦削而高耸。
  • “酣沉柳梦三”则是形容柳树的枝条垂落如醉,给人一种深深的沉醉感。
  1. 近烟红淡泊,着雨绿䰐鬖。
  • “近烟”指的是靠近烟雾的地方。
  • “红淡泊”意味着红色变得淡然。
  • “着雨绿䰐鬖”则是说在下雨时,绿色变得更加浓烈。
  1. 香腻煎云母,溪光泻蔚蓝。
  • “香腻”指的是香气浓郁。
  • “煎云母”可能是形容云母在水中融化成液体的样子。
  • “溪光泻蔚蓝”则是指清澈的溪水流淌,反射出蔚蓝色的天空。
  1. 僧来伸纸看,一幅古鱼篮。
  • “僧来”指的是和尚来了。
  • “伸纸看”可能是指在纸上展开查看。
  • “一幅古鱼篮”则是指一张描绘着古代捕鱼场景的画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