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云归老岫,荷蓧量幽潭。
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
闲胶踏石屐,小立探春骖。
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
草侵红版谷,蕉短绿天庵。
角焰抽寒穗,垆丝吐睡蚕。
农人占九九,童子契三三。
溪鸟藏深滟,涧毛露浅鬖。
疏经通老衲,书额过精蓝。
欲访东林去,陶家借竹蓝。
【注】法华庵:指寺庙。诸开士:指僧人。限韵:用韵来限制诗的字数和押韵方式。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咏物兼咏人的小诗。全篇以景起,由景及情,又由情而及物,最后以物收结,层层递进,结构紧凑。
首联写送别友人回山的情景。“送云归老岫”,点明了友人的身份;“荷蓧(fū,一种盛土的竹器)量幽潭”,写出了友人离去后留下的空寂。
颔联写寺庙环境的变化。“古榻连池损”,“痴禅著谜参”,既写出了寺庙环境的幽静,也写出了僧人们的虔诚。
颈联写寺中的日常生活。“闲胶踏石屐”,表现了僧人们悠闲自得的生活;“小立探春骖”,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景色。
尾联写寺庙周围的自然环境。“竹路编龙子”、“花时过长男”,描绘了寺庙周围美丽的自然景色。
这首诗以景起,以景结,通过对寺庙、僧人们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对寺庙、僧人们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描绘,也展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