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月晓花啼,柳冷莺梦怯。
石枕刻相思,秾香散幽帖。
清思如静水,红从笑颊起。
背灯换溽衣,倩郎收珰珥。
别泪浸兰被,恩爱等蝉翅。
银箸拨香灰,写作天长字。
塔灯绕层橑,红阑对大道。
昔时合欢场,今见高冢草。
枫根闻鬼语,乡音带淮楚。
淰淰女鬼神,吹作何山雨。
【注释】
雾月晓花啼:雾气蒙蒙的月亮,早晨的花在微风中啼叫。雾月,指阴天,雾气弥漫的月亮。晓花,清晨开放的花朵。啼,叫声。
柳冷莺梦怯:柳色萧瑟,莺鸟的梦也变得胆怯。柳冷,形容柳色凄清;莺梦,指莺鸟之梦;怯,胆怯。
石枕刻相思:石枕上刻着相思之意。石枕,用石头制成的枕头。刻,雕刻;相思,思念之情。
秾香散幽帖:馥郁的香气飘散开来,仿佛是幽静的诗篇。秾,浓厚;香,芳香;幽帖,幽静的诗句。
清思如静水:清澈的思绪宛如宁静的水面。清思,清澄而深邃的思绪。
红从笑颊起:红色的脸颊因笑容而泛起。红,红润的面色;颊,脸的两侧。
背灯换溽衣:背着灯光更换潮湿的衣服。淰淰(lào lào),形容衣服潮湿的样子。淰淰女鬼神,指穿着潮湿的衣服的女鬼。
倩郎收珰珥(duàn ěr):请郎君收下耳环。倩,敬语,请求;郎,对年轻男子的称呼;珰珥,耳饰。
别泪浸兰被:离别时泪水浸湿了兰草编成的被子。别泪,离别的眼泪;浸,浸染;兰被,以兰花编织的被子。
恩爱等蝉翅:恩爱之情如同蝉翼般轻盈。等,比拟;蝉翼,蝉的薄翅;轻,轻捷。
银箸拨香灰:用手指拨弄着香烟中的香灰。银箸,银色的筷子;拨香灰,拨动香灰。
写作天长字:写下“天长地久”的字句。
塔灯绕层橑(wéi dú):佛塔上的灯光环绕着层层栏杆。塔灯,佛塔上的灯火;绕层橑,环绕着层层栏杆。
红阑对大道:红色的栏杆对着宽阔的大道。红阑(yán),红色栏杆;大道,宽阔的道路。
昔时合欢场:昔日的欢乐场所。
今见高冢草:现在只见坟墓上的青草。
枫根闻鬼语:在枫树下听到鬼语声。
乡音带淮楚:故乡的语言带有淮南、楚国的口音。乡音,乡里的语言;淮楚,淮南和楚国。
淰淰(hù hù)女鬼神:淰淰,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女鬼;鬼神,神灵鬼怪。
吹作何山雨:她吹起了何山的细雨。
【赏析】
此诗是一首悼亡之作,写诗人对妻子的怀念和悲伤之情。全诗通过写景抒情,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首四句描绘了一个凄清的景象:雾气缭绕,早晨的花朵在微风中啼叫;柳色萧瑟,莺鸟的梦变得胆怯。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悲凉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
颔联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石枕上刻着相思之意,馥郁的香气飘散开来,仿佛是幽静的诗句。这两句通过对石枕和香气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和寂寞。
颈联两句则转向对诗人自身的描述:清澄而深邃的思绪宛如宁静的水面,红色的脸颊因笑容而泛起。这两句通过描绘诗人自己的心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一方面他渴望与妻子重逢,享受幸福的生活;另一方面他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忍受分离的痛苦。
接下来两句则是诗人对现实的感受:背着灯光更换潮湿的衣服,请求郎君收下耳环。这两句通过对服饰和首饰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辛酸。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的展望:离别时泪水浸湿了兰草编成的被子,恩爱之情如同蝉翼般轻盈。这两句通过对衣物和情感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深眷恋和无尽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诗人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艺术性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