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三十年,何曾效一字。
九万里冲风,不能起蝉翅。
人间龙子藏,天上司文睡。
质书典青山,勉就冬官例。
凤老泣枯梧,强作回翔计。
低枝无伟巢,聊减冲云气。
掷巾簪笋皮,脱衫买荷芰。
万竹中栖身,崖风吹远唳。
销心白传诗,遣老庞公偈。
铁锥题令篁,画破千竿翠。
【注释】
- 纳赀:交纳资财以求得官。
- 质书典青山:将所借书籍典当于青山。
- 冬官例:冬天的职务。冬官,古代掌管宫室的官吏,这里指王以明担任的官职。
- 凤老泣枯梧:凤凰老了,在枯梧树上哀鸣。
- 脱衫买荷芰:脱下衣服去购买荷叶菱角。
- 万竹中栖身:在万竹子中间栖息。
- 崖风吹远唳:山崖上吹来的风声传得很远很远。
- 销心白传诗:把心意都消耗在了写诗上。
- 遣老庞公偈:用《楞严经》中的“老庞公”故事来劝慰自己。“老庞公”是佛经中一个修行人的形象,这里用来比喻王以明。
- 铁锥题令篁:用铁锥在地上题字。
- 画破千竿翠:用墨笔画破了竹林中的千竿翠绿。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也是一首自励诗。诗人王以明因纳赀归小竹林而得到王以宁的赠别。诗人在赠别的诗歌中既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也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和感慨。
首二句“读书三十年,何曾效一字”,诗人感叹自己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却一直没有学到什么真本事。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无奈和失望。
三、四、五句“九万里冲风,不能起蝉翅。人间龙子藏,天上司文睡。”进一步抒发了诗人的感慨。诗人说,虽然我冲风破浪,但依然不能像蝉翅一样飞翔;虽然我是人间的龙子,但却只能在梦中与文同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无奈和感慨。
六、七、八句“质书典青山,勉就冬官例。凤老泣枯梧,强作回翔计。”诗人说自己虽然有书在手,但却只能将它们典当于青山,勉强去做冬官的职务。诗人还用凤凰在枯梧上哀鸣的故事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九、十、十一、十二句“掷巾簪笋皮,脱衫买荷芰。万竹中栖身,崖风吹远唳。”诗人说自己已经摆脱了世俗的羁绊,在万竹子中间栖息,听着山崖上的风声传得很远很远。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然。
最后两句“销心白传诗,遣老庞公偈。铁锥题令篁,画破千竿翠”,诗人说自己把所有的心思都消耗在了写诗上,用《楞严经》中的“老庞公”故事来劝慰自己,用铁锥在地上题字,用墨笔画破了竹林中的千竿翠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未来的展望。
这首诗通过对友情、才华、人生态度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未来的展望。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