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月白霜阶,光腻平于砥。
古木坐寒禽,写影空窗里。
牙刀劈沉心,云母熏红纸。
茶垆藏古云,一叶寒吹起。
角灯抽紫焰,冻花老瓶水。
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
灰心伴夜弹,寒猧吠行履。
崇国寺同王章甫小修看月
凉月白霜阶,光腻平于砥。
古木坐寒禽,写影空窗里。
牙刀劈沉心,云母熏红纸。
茶垆藏古云,一叶寒吹起。
角灯抽紫焰,冻花老瓶水。
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
灰心伴夜弹,寒猧吠行履。
【注释】
崇国寺:即崇国寺塔。
白霜阶:台阶上铺着白霜。
光腻平于砥:洁白如冰,光洁明亮。
古木:古老的树木。
寒禽:指栖息在树上的小鸟。
牙刀:雕刻用的小刀。
云母:一种矿物,呈白色,半透明。
茶垆(lú):古代盛放茶叶或药材的土制炉子。
古云:指古代的云纹装饰。
角灯:佛教中的供佛照明用具,形似牛角。
紫焰:紫色的光芒。
冻花:结冰的花朵,比喻雪花。
滑波:晶莹的流水。
琉璃瓦:用琉璃烧制的屋瓦,光亮夺目。
灰心:灰暗的心情。
夜弹:夜晚弹奏乐器。
冻花:结冰的花朵。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与友人王章甫同游崇国寺时。全诗描绘了崇国寺夜晚幽美的景象,以及自己在此环境中所体验到的宁静和孤独之感。诗中运用了许多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读者带入了那个静谧而美丽的夜晚。
首句“凉月白霜阶”,描绘出月光洒落在台阶上,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清冷而宁静。接着,诗人通过“光腻平于砥”来描述台阶上的月光如同镜面一般光滑明亮,给人一种洁净的感觉。紧接着,“古木坐寒禽,写影空窗里”,通过对古木和寒鸦的描述,展现了一幅寂静而深邃的画面。最后一句“牙刀劈沉心,云母熏红纸”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云母比作被烟熏烤过的红色纸张,增添了一份神秘和色彩。
第二联继续展开对夜景的描绘:“茶垆藏古云,一叶寒吹起。”诗人将茶炉比喻为藏有古云的地方,暗示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积淀;同时,“一叶寒吹起”则形象地描绘了风中飘落的叶子,象征着季节更替和生命的轮回。第三联“角灯抽紫焰,冻花老瓶水”则进一步丰富了夜晚的氛围。紫焰象征着光明和希望,而“冻花老瓶水”则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带来的变化和无常。第四联“滑波映琉璃,一片冷光死”以琉璃瓦反射出的光滑流水为画面中心,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意境;而“一片冷光死”则寓意着世事的无常和生命的消逝。最后一句“灰心伴夜弹,寒猧吠行履”则以灰暗的心情和夜晚的寒猧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寂寞。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感受,成功地传达了一种宁静、深沉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