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
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
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
数尽仙掌文,唤醒希夷觉。
少时耽子墨,颇识徐熙妙。
幅绢对青山,临崖亲写照。
不取色态妍,唯求神骨肖。
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
断岩著孙登,虚空发清啸。

【注释】

经太华:经过华山。经,经过。太华,即华山。

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过去听说过华山的名声,今天才亲眼见到它的面貌。

陟(zhì),登。微茫,模糊不清。宿(sù)所好,指山中古迹。宿,古“宿”,指遗迹。

搴(qiān),摘取。

青芙蓉:华山上的一种野花。

玉女隔花笑:形容山峰像仙女一样美丽,好像在对着你笑。

数尽仙掌文:用手指点数着山上的奇石。

唤醒希夷觉:使人们从梦中醒来。

子墨:指王维。王维曾作《画得华山图序》,称赞华山之美。

徐熙:唐代著名画家,擅长山水画。

幅绢:一幅白绢。

青山:指华山。

幽奥:幽深深远。

断岩:陡峭的岩石。

孙登:晋代隐士,居恒山悬溜谷,自号“许由”。

清啸:高声长啸。

【赏析】

此诗是王维在游览华山时写的一首五言绝句组诗。

首联“昔闻华山名,今见华山貌。”写自己以前听说华山的名气,现在才见到华山的真实面目。这两句既交代了游历的时间,又表达了自己对华山的向往之情和赞美之意。

颔联“何时陟微茫,遍偿宿所好。”写诗人想登上华山,去领略它的美景。这里用了两个问句,表现出诗人迫切的心情。

颈联“手搴青芙蓉,玉女隔花笑。”写诗人亲手采摘青芙蓉花,仿佛看到了美丽的山神。这是对华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自己的一种激励。

尾联“俗黛与凡霞,无事点幽奥。”写诗人用世俗的眼光看华山,觉得它就像平凡的山色一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然而诗人却用笔触描绘出华山的美丽,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华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体现了王维作为一位伟大艺术家的独特魅力和卓越才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