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头黯淡色如铁,扑衣打面旱沙热。
六街泼墨气腾腾,几点风灯鬼明灭。
铃铎当当辨古寺,走入衲僧蚕纸被。
堕瓦抛椽雨阁眉,雷公腕脱车轮碎。
长风卷地天吹坼,一星透出层云额。
马蹄依旧送冲飙,炬火不光天路窄。
电光熠熠谱华缯,细如姬发粗如绳。
云山花鸟各呈态,天女飞丝绣不成。
人言闪电是天笑,天翁何事频欢叫。
嫦娥归魄织女藏,顽墨昏肓有何好。
北安门外水沉路,溜点在檐雨在树。
果然隔辙分晴阴,雨师似亦相回护。
归来门巷无灯烛,北奴鞭婢旋煮粥。
墨花一泻满吴笺,残雨疏疏滴檐竹。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诗,全诗描写了显灵宫的夜晚景象。“云头黯淡色如铁”,“黯淡”形容天色昏黄,“铁”用来形容颜色深重,暗喻天气阴沉。“扑衣打面旱沙热”,炎热的沙漠上,风沙扑面而来,使人感到燥热。“六街泼墨气腾腾,几点风灯鬼明灭”,街上灯火通明,夜雾弥漫,仿佛是一幅泼墨山水画卷。“铃铎当当辨古寺,走入衲僧蚕纸被”。寺庙里钟声悠扬,僧侣们正在睡觉,而诗人走进他们的房间时,发现他们的被子是用蚕丝做成的。“堕瓦抛椽雨阁眉,雷公腕脱车轮碎”。“堕瓦”“抛椽”形容大雨倾盆而下,“车轮碎”说明雨势之大。“长风卷地天吹坼,一星透出层云额。马蹄依旧送冲飙,炬火不光天路窄。”大风席卷大地,天空裂开一道缝隙,只有一点星星透过云层,照亮夜空。风刮得尘土飞扬,天路变得狭窄。“电光熠熠谱华缯,细如姬发粗如绳。”电闪雷鸣中,电光闪烁不定,犹如在织布一样。细如少女的头发、粗如绳子一般。“云山花鸟各呈态,天女飞丝绣不成。”天上的云彩、山上的花朵和树上的小鸟都有各自不同的形态。但天仙织女却无法完成这道工序,因为她的丝线不够长。“人言闪电是天笑,天翁何事频欢叫。”“人言”指的是世人的看法。人们认为闪电是因为天帝在嘲笑人类的行为。“天翁何事频欢叫”则是一种反问,质疑天帝为何如此频繁地发出闪电。“嫦娥归魄织女藏,顽墨昏肓有何好。”嫦娥奔月之后化作了月精,织女也躲进了云层。而那些愚蠢的人还沉迷于黑暗中,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北安门外水沉路,溜点在檐雨在树。”北安门外的路旁,积水流淌,雨水顺着房檐滴落到地面上。“果然隔辙分晴阴,雨师似亦相回护。”果然如此,道路的一边是晴天一边是阴雨,雨神似乎也在为行人着想。“归来门巷无灯烛,北奴鞭婢旋煮粥。”回到家门口,没有灯光,也没有蜡烛,只能喝些粥度日。“墨花一泻满吴笺,残雨疏疏滴檐竹。”墨汁从笔尖流淌出来,洒满了吴地的纸张;窗外的雨还在滴滴答答地下着。

【赏析】

此诗作于唐僖宗乾符五年(公元878年),当时作者正任左拾遗分司东都洛阳。诗写显灵宫夜归所见所闻。首联写显灵宫夜归的景象;颔联写显灵宫内情景;颈联写显灵宫外景象与天象;尾联写显灵宫外景色。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平淡朴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