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京洛城,朱衣喧广道。
白首贱书生,驴輚挂诗草。
怀刺谒恩门,门卒相轻眇。
十上十不达,登街颜色槁。
叠身事贵公,习谀苦不早。
罩眼一寸纱,茫茫遮人老。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全诗如下:
煌煌京洛城,朱衣喧广道。
白首贱书生,驴輚挂诗草。
怀刺谒恩门,门卒相轻眇。
十上十不达,登街颜色槁。
叠身事贵公,习谀苦不早。
罩眼一寸纱,茫茫遮人老。
注释
1. 煌煌:形容繁荣、壮丽的样子。
- 朱衣:古代官员所穿的红色官服。
- 喧广道:指京城洛阳的道路非常繁华热闹。
- 白首贱书生:年纪大了但仍被视为地位低微的书卷气人物。
- 贱书生:指那些有学问但社会地位不高的人。
- 驴輚:古代一种用来装书的皮制容器。
- 挂诗草:指用驴輚装着的诗稿。
- 怀刺谒恩门:手持名帖(名片)去拜见有权有势的人。
- 谒恩门:指拜访有权有势的人的门。
- 相轻:轻视或看不起。
- 门卒:指守门的士兵或官员。
- 十上十不达:多次尝试,但都没有被录用。
- 登街:在大街上行走。
- 颜色槁:形容面容憔悴,没有生气。
- 叠身事贵公:不断地巴结权贵。
- 习谀:学习谄媚奉承。
- 罩眼一寸纱:比喻眼睛被蒙蔽,看不见真相。
- 一寸纱:比喻一层薄薄的面纱或保护层。
- 茫茫遮人老:指时间流逝,使人变老。
- 茫茫:模糊不清的样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因多次未能得到提拔而感到沮丧和无助的情景。通过对比京城的繁华与个人的困境,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对于文人阶层的一种偏见和歧视,使得很多有才华的士人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