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烟雨昼空蒙,共上江楼思不穷。
多病岂堪千里别,故人犹喜一尊同。
潮声泬濊虚檐外,山色依稀杳霭中。
此后登临饶乐事,能忘湖海有孤篷。

梁思立谭永明梁公益偕宗弟忠甫出饯林氏水楼赋别得中字

三城烟雨昼空蒙,共上江楼思不穷。

多病岂堪千里别,故人犹喜一尊同。

潮声泬漻虚檐外,山色依稀杳霭中。

此后登临饶乐事,能忘湖海有孤篷。

【注释】

①梁思立:名不详,据《全唐诗》卷八百六十四载,为南唐中主李璟时人。“谭永明”与作者不详,但诗题中提及“林氏”,可知此诗应是南唐后主李煜所写。②公益:即陈文惠(952-1043),字公辅,闽侯人。③宗弟:指陈忠甫,名不详,陈文惠之弟。④“潮声”二句:潮声、山色皆指钱塘江的景色。⑤“登临”二句:意谓从此之后,登高远眺,自有无穷乐趣。⑥湖海:“江湖”的简称,泛指江河湖泊。⑦孤篷:船篷独处一帆,形容船只孤单漂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饯别词。词人送别好友陈文惠兄弟时所作。

首联点明地点和时间,以烟雨笼罩的杭州来烘托气氛,渲染离别时的伤感之情。“昼空蒙”三字,不仅点明了时令,也写出了诗人送别的具体环境。“共上江楼”一句,写出了三人相聚的欢欣心情,也暗示了一种别离的伤感。“思不穷”一句则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颔联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多病”一词,既表明了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暗示了对这次离别的无奈;“千里别”则表达了对友人深深的眷恋和不舍。

颈联则描绘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通过描写潮声、山色以及孤篷等元素,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深远的感觉。同时,这句诗句也寓意着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尾联则再次强调了这次离别的意义。“登临饶乐事”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能忘湖海有孤篷”一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整首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期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