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茅临曲岸,只恐海鸥知。
明月空悬榻,芳樽欲待谁。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
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

注释:

结茅临曲岸,只恐海鸥知。

结茅:建茅屋。结茅即筑茅屋的意思。曲岸:曲折的岸边。这里指水边的曲处。结茅临曲岸,是说诗人在曲水的边上筑起茅屋。只恐海鸥知:只怕海鸥知道。

明月空悬榻,芳樽欲待谁。

明月:月光。这句的意思是月光下,诗人孤独地坐在草屋中,只有自己一个人。芳樽:美酒。这句的意思是诗人想喝上一杯美酒来消解心中的忧愁。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

白云:飘浮的云朵。留:停留、留下。石枕:用石头做的枕头。这句的意思是白云飘过,留下了一片石枕。红槿:红色的木槿花。东篱:东方的篱笆,这里代指自己的住所。这句的意思是红色的木槿花护着东方的篱笆。

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

大隐:隐居的人。归:回归。朝市:古代城市,指京城。这句的意思是隐居的人回归到都市之中,但是君王对你的恩情怎么会有尽头呢?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隐逸生活和表达对国家忠贞不渝情感的诗作。

首句”结茅临曲岸,只恐海鸥知”,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纷扰,选择与自然为伴,享受宁静生活的情怀。”结茅”二字,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筑茅屋于水边的情景,而”临曲岸”则表明了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既接近自然,又不失雅致。然而,诗人心中却是忧虑重重,因为他深知,这样的隐居生活并非长久之计。他担心自己无法抵挡住外界的诱惑,无法坚守内心的那份执着和信念。这种忧虑,既是对自己的提醒,也是对世人的告诫。

接下来两句”明月空悬榻,芳樽欲待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寞。”明月空悬”,不仅意味着诗人身处偏远之地,难以享受到城市的繁华和喧嚣,更暗示了他内心的空虚和迷茫。”芳樽欲待谁”,则表达了他对友情的渴望和期待。在这个宁静的时刻,他多么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畅饮,共度良宵啊!然而,现实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孤独和无助之中。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这两句则是对前两句的补充和深化。诗人以白云和红槿为喻,分别描绘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白云代表着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而红槿则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这两种不同的人生境遇,都在无声地诉说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抉择。

最后两句”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则将全诗推向了高潮。这里的”大隐”并非真正的隐逸,而是指那些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士人;他们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却依然心系家国命运,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君恩岂有涯”一句,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忠诚至死的决心。他认为,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国家和人民,因此他的忠诚和牺牲也应该是无穷无尽的。

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沉的情感内涵,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忠诚的坚定信念。它不仅是一首赞美隐逸生活和表达忠诚之情的佳作,也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