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陈人七十馀,蓬头跣足依敝庐。门无车马多榛莽,本为穷愁日著书。
忆昔十五二十时,结交海内豪侠儿。至今抚膺长叹息,安得凭陵百万雌。
击筑微吟不辞醉,朱楼红粉恣欢爱。桃花零乱春复春,回盼佳人今安在。
仗剑飘飖事远游,濯缨直溯千丈流。狂来倚天天祇尺,日月西沉紫气浮。
自谓樊笼羁不住,三山五岳凭虚度。可怜释蹻入承明,却被儒冠反相误。
衔橛在前徒苦辛,韶光转眼如飙尘。览镜须臾成丑老,思心绻结难具陈。
君不见汉家豪右歌牢石,一代繁华易消歇。又不见金谷园中草色芳,楼台寂寞风萧索。
何须握粟问穷通,但愿云眠万虑空。自昔达人张仲蔚,阶前寂寞长蒿蓬。
庄生老去思鸢食,枕上谁能生八翼。甘心贫贱复何求,且向东篱呼五白。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诗。诗人在《自述》一诗中,抒发了自己穷愁潦倒的苦闷心情,同时,还抒写了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之情。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一股清刚之气,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首联“自述”二字,点明主旨。诗人用反诘语气道出自己的感叹:嗟乎!我年过七十余,蓬头跣足,依偎着简陋的茅舍,门庭冷落车马稀,四周长满了野草榛莽。这两句诗,从表面上看,似乎是说自己的贫困潦倒,然而仔细体味起来,却是在写自己的志向和胸怀。诗人以七十余岁的高龄来强调自己的志向、抱负,这是很有见地的。
颔联“本为穷愁”,紧接上句而来,进一步抒写自己的情怀。诗人说:“本为穷愁,日夕著书。”原来自己之所以能够活下来,是因为每日埋头著书。诗人在这里以笔代剑,表明了要为国家出谋划策、建功立业的决心。
颈联“忆昔十五二十时,结交海内豪侠儿”,回忆自己年少时的壮志雄心。诗人说自己当年十五岁、二十岁的时候,结交了许多豪杰少年。这些英雄豪杰都是国家栋梁之材,可惜后来他们都各自沉落江湖,有的甚至被朝廷杀害。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感慨。
尾联“击筑微吟不辞醉,朱楼红粉恣欢爱”,抒发了作者对权贵们的蔑视和愤慨。诗人说:我弹着琴唱着曲子,饮酒作乐,毫不在乎;红楼里的美女们纵情欢乐,尽情享受着青春的快乐。这两句诗表现出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中间六句,诗人又回到自己的内心世界,抒发了自己的悲愤与无奈。
尾联“仗剑飘飖事远游,濯缨直溯千丈流”,表现了诗人的志向和抱负。意思是说:我要挥剑远游,去寻求那理想的境界。
“狂来倚天天祇尺,日月西沉紫气浮。”诗人用夸张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图画:太阳刚刚西沉,天边出现了紫色的云霞,宛如一条巨龙在天际遨游。诗人通过这幅美丽的画面,寄托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谓樊笼羁不住,三山五岳凭虚度。”诗人表示自己虽然身处樊笼之中,但却能超然物外,逍遥自在。这里诗人用了一个典故:相传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在东海之中,传说中只有神仙才能到达那里。诗人说自己即使身陷樊笼,也能乘风而上,到达三神山,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怜释蹻入承明,却被儒冠反相误。”诗人感叹自己曾经摆脱世俗束缚,进入朝堂做官。然而现在却被儒冠所累,反而耽误了自己的大好前途。
“衔橛在前徒苦辛,韶光转眼如飙尘。”诗人叹息说:前面的道路已经堵塞,自己只能白白吃苦受累。光阴荏苒,转眼之间已经过去许多年了,而自己仍然是一事无成。
“览镜须臾成丑老,思心绻结难具陈。”诗人感慨地说:看看镜子,自己已经变成了一个丑陋的老人。然而心中却始终难以平静,思绪万千。
最后六句,诗人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和向往。
“君不见汉家豪右歌牢石,一代繁华易消歇。”诗人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自己的感慨:看汉朝的那些豪强之士,他们曾经歌颂过牢山的石头,那是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如今这种繁华景象已经消失殆尽了。
“又不见金谷园中草色芳,楼台寂寞风萧索。”诗人接着又说:再看金谷园,那里的草木依然茂盛,楼台依然美丽,然而现在已经变得人去楼空,荒凉冷落了。
“何须握粟问穷通,但愿云眠万虑空。”诗人表示自己不再追求名利,只希望像白云一样悠闲自在。这样就能摆脱一切烦恼和忧虑了。
“自昔达人张仲蔚,阶前寂寞长蒿蓬。”诗人引用了孔子的话:“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论语·子路》),意思是说:自古以来那些有才能的人都是在寂寞中度过一生的。因此诗人希望自己也能像张仲蔚那样成为一个孤独寂寞、不求名利的人。
结末两句,诗人以景结情。“庄生老去思鸢食,枕上谁能生八翼。”庄子曾经说过一句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鸟,则可矣;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出自《庄子·秋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生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用有限的知识和无穷的人生相比,实在是太渺茫了。既然这样,那就干脆让自己变成一只鸟吧!可是现在自己已经是人了,怎么能再变成鸟儿呢?既然如此,那就只好让鸟儿飞吧!而我现在却只能在枕头上想它了!
诗人通过这段话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自己虽然老了,但仍然想追求高远的境界,希望像庄子那样成为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然而现在已经老了,连鸟儿也不能做了,只能在枕头上想想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