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压远山低,此恨谁知,吴绫浅碧湿胭脂。无限秋光憔悴意,残叶疏枝。
多病损腰肢,檀袖双垂,纱窗月上影迟迟。漏冷莲花人静也,寒雁来时。
【诗句释义】:
- 愁压远山低,此恨谁知:愁苦压抑得使远山都显得低下,这种深重的忧愁又有谁能知道呢?
- 吴绫浅碧湿胭脂:用浅绿色的绸缎制成的吴绫,沾满了胭脂的泪痕。
- 无限秋光憔悴意:秋天的景色令人感到无尽的忧愁与消瘦。
- 残叶疏枝:枯萎的树叶和稀疏的树枝。
- 多病损腰肢:疾病使得人的腰身变得瘦弱无力,如同折断的树枝一般。
- 檀袖双垂:穿着红色的袖子下垂。
- 纱窗月上影迟迟:月光透过纱窗照在身上,影子拖得很长。
- 漏冷莲花人静也,寒雁来时:夜晚的寒冷和寂静中,唯有窗外开放的莲花,仿佛等待那即将到来的寒雁。
译文:
愁绪压得远山都低垂了,这深深的忧愁又有谁能了解呢?吴地的绫罗被染成了浅绿色,却沾上了胭脂的泪水。秋天的色彩让人感到无尽的忧愁与消瘦,那些枯黄的叶子和稀疏的枝条在风中摇曳。疾病使得我的腰肢瘦弱无力,犹如断裂的树枝一般。红色袖子下垂,仿佛是疲惫的身躯。月光透过纱窗照在我身上,影子拖得很长。夜深人静的时候,只有窗外的莲花开放着,仿佛在等待着寒冷的北雁的到来。
赏析:
此诗为晚清词人朱孝臧所作《卖花声·题画》,是一首咏物词。作者通过对画中的景、物、人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愁和对生活的感慨。全词通过描绘画面中的细节,展现了作者对人生、命运和自然美景的思考与感悟。同时,此诗也反映了晚清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以及词人在那个时代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和无奈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