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
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
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
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
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
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
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
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
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
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春芳的《度关行》。全诗共六十八句,内容主要是作者在闽浙地区旅行途中所感,表达了对当地百姓生活困苦的同情和对自然天气变化的无奈。下面是逐句释义:

1. 长途苦热不肯雨,晨起汗汗已如注。

注释: 形容旅途中的艰苦和炎热。

2. 仆夫瘁矣行路难,叠嶂连云拥深树。

注释: 形容旅途艰难,路途遥远,山峦重叠。

3. 其言此是仙霞关,闽浙东西渺蔼间。

注释: 通过描述仙霞关的位置和周围的景象,暗示了旅程的起点和终点。

4. 关前鸣锣走父老,问之何事多愁颜。

注释: 在仙霞关前,敲锣向当地的老人询问他们的事情,表现出对民生的关心。

5. 答言大旱当炎暑,手摸禾根热于煮。

注释: 老人回答说,是因为大旱导致炎热的夏季,农民用手触摸禾苗根部,感觉比煮还要热。

6. 山前麻豆眼见焦,高町难望收禾黍。

注释: 描述了山前的农田因为干旱而变得焦黄,高町的田地也难以收获稻谷和黍米。

7. 官粮私债何所恃,儿饥妻寒难作主。

注释: 指出由于官方征收的粮食和民间借来的债务,使得家庭无法做出决定。

8. 记得去年耕熟时,千疮百孔尚难支。

注释: 回忆起去年耕作的时候,田地已经破败不堪,难以支撑下去。

9. 春才挨过正望夏,夏旱如此将安施。

注释: 春天刚刚过去,夏天就遇到了干旱,这种天气状况让人担忧。

10. 县官有命祷龙潭,烈日岂敢辞跻攀。

注释: 县政府下令到龙潭祈祷,但面对酷热的天气,也不敢轻易放弃。

11. 路途使君相借问,说尽民情心亦惭。

注释: 在旅行的路上,遇到官员,官员了解情况后感到惭愧。

12. 吁嗟邂逅止山陬,听尔诉说情何由。

注释: 感叹命运的巧合,只能停留在山脚下倾听你讲述你的故事。

13. 我来入闽非浪游,受命分念苍生忧。

注释: 我这次进入福建不是单纯的游玩,而是带着责任和忧虑去关注民众的生活。

14. 古来大暑比酷吏,安得甘霖一夕至。

注释: 自古以来,酷暑比作严厉的官吏,希望有一天能得到及时的雨水缓解困境。

15. 洒尔田畴皆活足,更洗征途无暑气。

注释: 希望雨水能够滋润田野,让庄稼得到足够的水分,同时也能洗净旅途中的暑气。

16. 珍重父老莫惨悽,圣主中兴方有为。

注释: 祝愿长辈们不要过于悲伤,期待圣明的君主能够振兴国家。

17. 天鉴明德兴大化,肯助旱魃施严威。

注释: 上天会显现出它的公正和仁慈,帮助驱散干旱带来的恶劣天气。

18. 慰别父老向前路,溪流切切犹似诉。

注释: 在告别长辈之后,继续前行,心中充满了对他们的感激和回忆。

这首诗通过对旅途中所见所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于人民苦难的深刻理解和同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关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