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序三春半,风尘一客来。
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
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
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一一判断正误即可。本题中“节序三春半”,“节序”即指节气;“三春半”是说春天已过半了”;“风尘一客来”:风尘中的一名过客,即诗人自己,表达了作者旅途奔波,行色匆匆的愁苦情怀。“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意思是巴国的树木被雨水所淹没,岳城的城楼被云彩遮掩。这两句写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云当作有情感的物象,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在风雨交加、云雾弥漫之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意思是雪花飞溅的水花翻滚着,仿佛连天都埋没了似的,树林里开放的花朵沾湿了花瓣,却更加鲜艳地怒放。这里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用雪浪和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意思是如果能够降甘霖普施于天下,我还想遍寻所有的角落。这里的“商霖”指的是商代的一场大水灾;“遍穷垓”是说将大地走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灾区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为百姓解除灾害的愿望。
【答案】
译文
节序三春半,风尘一客来。
雨藏巴国树,云暗岳城台。
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
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岳阳晓发时写的。当时正值二月十五,正是早春季节。首句点明时间,二句写自己在异乡飘泊,三句描写了洞庭湖上的雪浪翻腾的景象。四、五句又回到眼前,写了眼前的景色:巴国的树木被雨水所淹没,岳城的城楼被云彩遮掩。这两句写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云当作有情感的物象,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在风雨交加、云雾弥漫之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六、七句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用雪浪和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大雪纷飞的景象。八句又回到眼前,写了眼前的景色:雪花飞溅的水花翻滚着,仿佛连天都埋没了似的,树林里开放的花朵沾湿了花瓣,却更加鲜艳地怒放。这里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图,用雪浪和花的比喻,形象地表现了大雪纷飞的景象。九句最后两句又回到了开头的“节序三春半”。“节序”即指节气;“三春半”是说春天已过半了”;“风尘一客来”:风尘中的一名过客,即诗人自己,表达了作者旅途奔波,行色匆匆的愁苦情怀。“雪浪翻犹没,林花湿更开。”意思是巴国的树木被雨水所淹没,岳城的城楼被云彩遮掩。这两句写景,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雨、云当作有情感的物象,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所见之景,表达了作者在风雨交加、云雾弥漫之中,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商霖如可作,还拟遍穷垓”。意思是如果能够降甘霖普施于天下,我还想遍寻所有的角落。这里的“商霖”指的是商代的一场大水灾;“遍穷垓”是说将大地走遍。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灾区人民的深深同情,同时也表达了他渴望为百姓解除灾害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