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留客太依依,客伴相携访翠微。
竹影见荣空复色,东林传法是耶非。
澄湖近□茆堂静,曲径藏秋绿树肥。
遥望秦川正烽火,徘徊登陟欲忘归。

【注释】

依依:留恋。 东林:指东林寺,又称慧远道场,位于庐山东林峰下。 回峰寺:即回峰寺,在今江西省南昌市东郊青岚山麓。 “澄湖”句:指诗人所居之地。

【赏析】

这首诗写于作者晚年退隐后,登高望远,凭吊历史名寺东林寺时作。全诗以“回峰”为题,首句点出地点,二句写访寺经过,三、四句对寺中景物作了具体描绘,五、六句写寺中所见,七、八句抒发了对寺庙的依恋之情。

“北风留客太依依”,起笔突兀,先点出“北风”。这里说北风挽留客人很依依不舍,似乎有留恋之意。其实,诗人是因北风而留。因为此时他正身居回峰,远离家乡,远离尘嚣,远离繁华的世界。“客伴相携访翠微”,紧接上句,进一步描写北风留住客人的原因。原来,他的朋友也在这里。两人相约一起游山访古。从这句诗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情谊之深,对友人的思念之殷,都蕴含其中。他们来到东林寺,这应该是诗人此行的主要目的。

“竹影见荣空复色,东林传法是耶非”,两句写景。第一句写竹影之美。竹子苍翠欲滴,竹影婆娑多姿,映入眼帘,使人赏心悦目。第二句写东林寺。东林寺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的第一家寺院,后来成为净土宗的发源地。这里所说的“法”指的是佛法。“是耶非”,是佛教术语,意为是否如此。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矛盾:竹影美,但东林寺却不是净土宗的发源地。实际上这是诗人的一种比喻说法,意思是竹影虽然美丽,但它不是东林寺真正的佛法,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澄湖近□茆堂静,曲径藏秋绿树肥。”这两句写回峰寺的景色。第一句写湖水之美。湖水澄澈如镜,湖畔四周种满了茅草屋舍,环境幽雅宁静。第二句写曲径之美。曲径蜿蜒曲折,两旁绿树成荫,绿叶浓密茂盛,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这两处景色都很优美,但诗人的注意力并不在此。他的视线转向远方,目光落在了烽火连天的大地上,似乎在感叹世事的沧桑变迁。

“遥望秦川正烽火,徘徊登陟欲忘归”,最后一句写诗人的心情。他站在高处,遥望着远方战火纷飞的秦川大地,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思乡之情。这时,他又想到了自己曾经离开家乡四处漂泊的经历,以及如今独自留在回峰寺的处境,内心十分纠结。他既想回家,又舍不得离开回峰寺这个美丽的环境。这种心情让他陷入了沉思和徘徊之中,久久无法平静下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