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湖寂历辨烟村,十室看来五室存。
岂有寇攘曾饮马,却疑林木为亡猿。
年华荏苒馀焦土,生计萧条半闭门。
闻道将军今仗钺,可能时雨慰中原。

诗句解析与翻译:

  1. “濒湖寂历辨烟村,十室看来五室存。”
  • “濒湖”:靠近湖水的地方。
  • “寂历”:寂静,这里指环境静谧。
  • “辨”:区分、辨别。
  • “烟村”:烟雾缭绕的小村庄。
  • “十室看来五室存”:从十个家庭中看,有五个家庭还剩下人烟。
  • “存”:存在,留传。
  • 译文:我站在湖畔,周围一片寂静,分辨出那烟雾缭绕的小村庄,发现只有五个家庭还在。
  1. “岂有寇攘曾饮马,却疑林木为亡猿。”
  • “岂有”:哪有。
  • “寇攘”:强盗抢夺。
  • “曾饮马”:曾经在这里饮马。
  • “却疑”:反而怀疑、猜测。
  • “林木”:树木和森林。
  • “为亡猿”:变成了逃跑的猿猴。
  • 译文:难道还有强盗来抢地盘?但我却感到困惑,为什么树木会变成逃散的猿猴?
  1. “年华荏苒馀焦土,生计萧条半闭门。”
  • “年华”:时间,这里指时光飞逝。
  • “荏苒”:流逝的样子,这里指时间过去很快。
  • “馀”:留下,剩余的意思。
  • “焦土”:烧焦的土地,象征灾难。
  • “生计”:生活来源,这里指生活的困难。
  • “萧条”:荒凉、贫瘠。
  • “半闭门”:一半关闭门户,形容生活困苦到了极点。
  • 译文:时光迅速流逝,留下了焦土般的灾难;生活变得十分艰难,几乎要关上门了。
  1. “闻道将军今仗钺,可能时雨慰中原。”
  • “闻道”:听说。
  • “将军”:指军队的统帅或将领。
  • “仗钺”:持剑指挥,这里比喻掌管军政大权。
  • “时雨”:适时的雨水,这里比喻及时的救援或援助。
  • “慰中原”:安慰中原大地。
  • 译文:听说现在的将军掌握着指挥权,或许能够像及时的雨水一样,给予中原大地以慰藉。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战乱后的场景,通过对比战前和战后的不同景象,反映了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景物和生动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语言简洁而含蓄,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