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但许前山觌,冬山冬树何历历。
绿霭犹凭炎土飞,霜英每向朝林涤。
峰峦相澹入凄深,物象分幽自窈寂。
寥寥人外坐寒空,一抹孤光来四壁。
耳目之前置壑丘,襟怀几受烟霞沥。
人日依山人有邻,山日依人山岂逖。
山近山遥云在中,看云有泪为谁滴。
黄昏独畏鸟啼声,薄暮愁闻牛背笛。
举目斜阳西岫趯,当头新月疑堪摘。
月在人间那可同,归掩柴扉从梦觅。

【注释】出门:出外。前山:指前面山中。冬山:冬季的山。寒土:指寒冷的土地。飞:飘动。霜英:即霜花,因霜而生的花。朝林:早晨的树林。澹:模糊。窈寂:深远寂静。人外:人世之外。壑丘:深谷和山丘。烟霞:云气与烟雾。人日:农历正月初七为人日,即人的生日。依山:依傍着山。有邻:有邻居。逖(tì):遥远。薄暮:傍晚的时候。愁闻牛背笛:忧愁地听到牛背上吹笛的声音。斜阳:夕阳,太阳偏西的样子。当头:正对着头顶的意思。疑堪摘:好像可以摘下来似的。月在人间那可同:月亮在人间怎么能够和你一同呢?归掩柴扉(pi huī):回到门旁用柴草做的门扉上。柴扉:用木头做成的门。从梦觅:从梦境中寻找。

【赏析】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诗人隐居山林,以山水为伴,自得其乐。他描写了隐居生活的清幽、寂寞、孤独等感受,表现了一种超尘脱俗的高洁情怀。

首联“出门但许前山觌,冬山冬树何历历”。出门只允许去前面的山中游览,冬天的山上树木清晰可见。

颔联“绿霭犹凭炎土飞,霜英每向朝林涤”。绿霭仍然依靠着炎热的大地而飞升,霜花常常在早晨的树林中洗涤。

颈联“峰峦相澹入凄深,物象分幽自窈寂”。山峰相互重叠,景色显得十分凄清;万物景象分散于幽静的地方,显得十分幽远。

尾联“寥寥人外坐寒空,一抹孤光来四壁。”我独自坐在空旷的寒天里,一缕孤独的光线洒在我的四周。

整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