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吏何为者,逍遥人与天。
天地来胸臆,吐此玄中玄。
鲲鹏心目际,蝴蝶梦魂边。
当前风九万,上古春八千。
我观齐物论,再读引声诠。
应从函谷注,如对藐姑妍。
寓言皆比兴,真响独流传。
言乃诗中易,人则世外仙。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把握诗歌的内容,最后结合注释、内容、手法等分析其作用与效果。

  1.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漆吏何为者,逍遥人与天。
    漆吏,指漆工之官。《汉书·循吏传》记载:“漆吏之起,自唐虞始。”《说文解字》解释“漆”字的本义是“通也”,“涂饰物使白黑杂也”。“漆吏”一词,最早见于《庄子》,“漆者……不誉其美,而誉(漆)之实;不言(漆)之善,而言之诚。”可见,漆工是一种以制作漆器为主的职业,漆器工艺精湛。漆器在古代被视为贵重之物,漆工的地位很高。漆工之官掌管着制漆之事,因此也被称为“漆吏”。
  2.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天地来胸臆,吐此玄中玄。
    漆工之官因擅长制漆,所以被后人尊称为“漆吏”。漆工制漆,需要将漆汁倒入器物之中,使之渗透于其中。这就像人的胸臆一样,需要将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倾注其中。因此,这里的“天地”可以理解为漆工的胸臆。
  3.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鲲鹏心目际,蝴蝶梦魂边。
    庄子曾言:“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大鹏鸟翱翔于高空,展翅飞越了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须待六个月方可完成。这里以鹏鸟比漆工,以梦蝶比喻漆工的内心世界。
  4.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当前风九万,上古春八千。
    漆工制漆,需要等待风吹漆膜,使其干燥;漆膜干燥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加工。漆工需要耐心等待,等待时间有九万年之久。上古时期,人们用八万年的时间来制造陶器。这里借用陶器的制作时间来形容漆工制作漆器的漫长岁月。
  5.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我观齐物论,再读引声诠。
    漆工在制作漆器时,需要仔细观察各种木材的性质,以便选择最合适的材料。同时,他还需要观察漆液的颜色和光泽,以便确定漆液的浓度。因此,漆工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这里的“齐物论”可以理解为漆工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漆工对事物的认知和领悟。
  6.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应从函谷注,如对藐姑妍。
    函谷关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关口之一。传说老子曾西行至函谷关,关令尹喜请求他著书立说。老子欣然同意,于是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这里借用“函谷关”来比喻漆工的工作环境,即漆工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中。
  7.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寓言皆比兴,真响独流传。
    漆工在制作漆器时,会采用比兴手法,即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传说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种比兴手法在我国古代文学中非常常见。这里的“寓言”可以理解为漆工对事物的观察和理解,也可以理解为漆工对事物的认知和领悟。同时,漆工也会用自己的真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里的“真响”可以理解为漆工的真实声音,也可以理解为漆工的情感和思想。
  8. 集雅诗二十首·许由
    言乃诗中易,人则世外仙。
    漆工在制作漆器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方法。这里的“言乃诗中易”可以理解为漆工在制作漆器时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这里的“人则世外仙”可以理解为漆工在生活中可以像神仙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
    【赏析】
    这首诗共二十句四韵,每句七字。全诗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押仄声韵。前两联分别描写了漆工的工作过程和工作环境。后两联表达了诗人对漆工这一职业的赞美之情以及诗人自己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