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庭来雒少,宣室动馀丰。
琅琅礼乐器,苍璧间璜琮。
酬知长太息,尽出治安胸。
诸臣微不足,帝欲敛其锋。
长沙非赐玦,怀沙岂堪从。
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
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
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此题的解答需要结合诗句理解诗意,然后分析作答,注意要结合题目的要求,从“关键词语”的角度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之作,作者以“许由”自况,表达了自己对朝廷的不遇和对贤才被弃置的悲叹。
【答案】
译文:汉朝的宫廷来到雒水旁,宣帝的寝宫震动了余丰。礼乐乐器在琅琅声响中发出悦耳的声音,
苍璧间璜琮。酬知君王总是长叹短吁,尽出胸中安邦定国的良策。众臣微贱不足一提,皇帝想要收敛他们的锐气。长沙非赐给玦,怀沙岂堪从?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
赏析:
首联写汉廷来雒水边,宣室动余丰。这是说宣帝的寝宫震动了余丰,即汉文帝刘恒。汉文帝即位后,曾下诏:“有敢举近习请谒者,辄以刑论。”(见《汉书》卷四八《朱虚侯周勃传》)但不久就改变主意,实行“轻徭薄赋”,使百姓得免于暴虐之苦;还下令修建驰道,令郡县为驰道修筑围墙、设置岗亭,并禁止民间擅自穿行驰道。此外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此,汉文帝时政清明,国泰民安,天下大治。诗人以“少”“动”来形容汉文帝的寝宫,说明汉文帝的寝宫非常安静、宁静。
颔联写礼乐乐器在琅琅声响中发出悦耳的声音,苍璧间璜琮(yu qióng)。这是说在汉文帝的寝宫里,各种乐器发出的悦耳声音,使得汉文帝的寝宫更加静谧、安详、安宁了。这里用“礼乐”二字来形容汉文帝的寝宫,说明汉文帝的寝宫充满了和谐、安定的气氛。而“苍璧间璜琮”则进一步描写了汉文帝的寝宫里的礼乐器物的种类,也体现了汉文帝的寝宫里音乐文化丰富多彩。
颈联写酬知君王总是长叹短吁,尽出胸中安邦定国的良策。众臣微贱不足一提,皇帝想要收敛他们的锐气。这是说汉文帝的寝宫里,君臣之间相互交流着意见,大臣们纷纷向皇帝提出各种建议,而皇帝则一一采纳并加以实施。同时,皇帝也想收敛一下臣子们的锐气,让臣子们都懂得韬光养晦的道理。
尾联写长沙非赐玦(jué),怀沙岂堪从?如何终哭泣,以继汨罗踪(yóu luò zōng)。千年悲屈贾,独使二怀逢。空留鵩鸟赋,永作大钧镛(yōu lún yōng)。这是说长沙非赐给玦,怀沙岂堪从?为什么最终哭泣,要以继汨罗踪?屈原的忠君爱国精神值得人们敬佩啊。诗人以许由自况,表达了自己对朝廷不遇和对贤才被弃置的悲叹。
这首诗是诗人在汉文帝时期所作,当时汉文帝励精图治,推行“文景之治”,政治上比较宽松;经济上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赋税劳役,鼓励农业生产;文化上采取黄老学说,提倡清静无为等措施。这些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汉文帝统治时期的西汉成为历史上的一个繁荣昌盛的盛世,因此汉文帝的寝宫也显得十分安宁、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