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
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
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
虽生何面目,是以生不用。
空馀北海上,雨雪洪飧饔。
羝乳方自怜,雁足谁相纵。
天留节士名,名成降虏诵。
吁嗟录别词,未妨苏李共。

【注释】

  1. 集雅诗:即《古诗十九首》(又名《杂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五言古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其特点是语言质朴、情感真挚。
  2. 许由:战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传说他曾经放弃帝位而隐居山林,后来被尧帝请出山来治理天下。
  3. 汉节:汉代的玉节符,象征着皇帝的命令和权力。
  4. 胡沙壅:指匈奴人侵扰汉朝边境。
  5. 幽窖深:指地下的墓穴深处。
  6. 旃旄重:指战旗上挂着的战马,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7. 陵继律:指秦始皇的法度继承下来,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降虏诵:指投降后歌颂功德的人。
  9. 苏李共:指西汉时苏武、李陵两位名臣的故事。
    【赏析】
    此诗通过描述许由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诗中通过对许由的描绘,揭示了他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同时,也通过对比许由和其他人的不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诗的开头两句“曾经十九年,汉节胡沙壅”,诗人回忆了许由曾经放弃帝位而隐居山林的经历,以及当时汉朝边境受到匈奴入侵的痛苦。这两句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引出了许由这个重要人物的形象。
    诗人描述了许由在地下墓穴中的孤独生活:“魂销幽窖深,泪浥旃旄重。”这里,诗人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许由比作一个孤独的灵魂,在深深的地下墓穴中默默地承受着痛苦。这种形象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许由内心的痛苦和孤独。
    诗人进一步揭露了许由的真实面目:“岂知陵继律,同彼蛮夷从。”在这里,诗人指出了许由虽然放弃了帝位,但仍然无法摆脱历史的命运,最终沦为匈奴人的臣子。这种揭露,既揭示了许由的悲惨遭遇,又表达了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人转向对其他历史人物的评价:“虽生何面目,是以生不用。”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惋惜之情。他认为,虽然他们曾经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最终还是无法避免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的命运。这种感慨,既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深忧虑,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最后两句“空馀北海上,雨雪洪飧饔。”则通过描绘北海上的荒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这里的“大雪纷飞”、“饥寒交迫”等词语,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困境和人民的苦难。这种描绘,既体现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许由这一历史英雄人物的描述,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和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想性,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具有高尚品质和崇高理想的历史英雄形象,并以此为基础展开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探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