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
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
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
松阴飞翠幂,草甲润苔钱。
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
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
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
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寒食野望赠裴迪》。下面是诗句的逐句释义以及译文。

第一部分

  1. 诗句: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
    译文:寒山微微露出颜色,呼唤春天进入旧年。
    注释:寒山,指寒冷或荒凉的地方,这里比喻为冬天的山。微吐色,意味着山的颜色开始变得温和,仿佛在呼唤春天的到来。

  2. 诗句:三分匀面粉,一捻扫眉烟。
    译文:三分均匀地撒上面粉,一缕扫过眉毛的烟雾。
    注释: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春风温柔的样子,如同细腻的面粉轻轻撒在脸上,又像是一缕轻烟扫过眉间,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第二部分

  1. 诗句:汗漫流空碧,迷茫动窈玄。
    译文:汗水流淌在空旷的蓝色天空中,迷茫中涌动着深邃的神秘。
    注释:这里的“汗漫”是指汗水,而“空碧”则形容天空的颜色像蓝色的水滴。迷茫动窈玄则描绘了大自然的神秘莫测,给人一种深远的感觉。

  2. 诗句:霞栖霜气入,龙隐雾光缠。
    译文:晚霞伴随着霜气降临,龙影隐藏在雾光之中。
    注释:这句诗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晚霞与霜气结合,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气息。而龙隐雾光则形容了龙的形象在雾气中若隐若现,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3. 诗句:将夕倍清迥,空华断复联。
    译文:傍晚时分,景色更加清远,空中的云彩似乎断开后又重新连接起来。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傍晚时刻,景色变得更加清远,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万物的变化和循环。

第三部分

  1. 诗句:松阴飞翠幂,草甲润苔钱。
    译文:松树的阴影下飘落着翠绿色的树叶,草地上覆盖着湿润的苔藓。
    注释:这句话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松树的影子、树叶、苔藓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 诗句:月洞如堪倚,星岩似可穿。
    译文:月亮洞口可以倚靠着,星辰岩石好像可以穿透一般。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敬畏之情,月亮洞口和星辰岩石都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

  3. 诗句:羁人凭远眺,东望久苍然。
    译文:被囚禁的人只能远远眺望,向东望去久久地感慨不已。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无奈,通过远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 诗句:寸心千里外,双眼数峰前。
    译文:我的心事已经远至千里之外,眼前的双峰也不过只是众多山峦之一。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和现实的感慨,自己的心事已经远离故乡,眼前的山峦也只是众多之中的一部分。

  5. 诗句:春怀不敢后,山意乃能先。
    译文:面对春天的到来,我不敢落后于他人,只有山意才能领先一步。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自己能够在春天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抓住机会。

第四部分

  1. 诗句:相看两无厌,相对转幽偏。
    译文:看着彼此却觉得没有满足,相对时更显得幽深偏狭。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时也会显得复杂和矛盾,即使相互看对方都觉得还有不足之处,但在一起相处时又会感到更加亲密和默契。

  2. 诗句:伫俟阳和满,采芳尽石泉。
    译文:耐心等待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去采集那些盛开的花草。
    注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的期盼和向往,希望能等待到春天来临,去欣赏那些美丽的花朵和绿草。

整体赏析:这首诗以“寒山微吐色,呼春入旧年”开篇,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通过对阳光、云彩、草木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好的自然之中。同时,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一些意象,如“汗漫”、“渺眇”、“窈玄”、“霞栖”、“龙隐”等,使得整首诗富有诗意和想象力。最后两句则是对全诗主题的总结和升华,通过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愿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