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俟春来至,寒依腊在生。
颇疑阳气软,转令客心惊。
狂吹无晓夜,弥月滞阴成。
薄暮飞玄雾,深宵散玉霙。
斜飞穿瓦入,横洒拂窗鸣。
拂窗仍拂耳,穿瓦更穿情。
冷韵多哀响,凄音尽苦声。
谁念悲歌者,微光傍短檠。
无衣供卒岁,敝缊抱孤贞。
所恃盈腔热,且同霜漏清。

【译文】

初听雪的声音,就感觉它来自寒冷的腊月;

雪花似乎很轻,但令人害怕。因为大雪纷飞,客居者的心情也变得忐忑不安。

狂野的风把天地万物吹得昏天黑地,整个腊月都笼罩在寒气之中。

傍晚时分,天空开始飘起了玄色的雾,深夜里又下起像玉一样的雪花。

雪花斜飞直上,穿过房顶进入房间;横着飞舞洒落在窗上发出声响。

风吹窗户发出声音,雪花也打在耳边响起。

冷飕飕的风声让人心惊胆战,凄厉的声音让人心里发苦。

谁还去想那些悲歌的人呢?只有微弱的灯光陪伴着他。

没有衣裳可以御寒,只能抱着破棉絮度过寒冬;

所依赖的只是满腔的热情,就像霜冻一样清亮。

【赏析】

此诗是咏雪之作,诗人借景抒情,抒发了对雪景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雪俟春来至,寒依腊在生。”诗人以冬日为背景,描写了雪花的轻盈与洁白。诗人将白雪比作春天的使者,表达了对春天的期待。同时,也寓意着自己对冬天的依恋之情。

颔联“颇疑阳气软,转令客心惊。”诗人用“阳”字形容白雪的洁白,用“客心惊”来形容自己的感受。这里的“客心惊”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惊叹,更是对自己身处他乡、远离亲人的孤独感的一种写照。

颈联“狂吹无晓夜,弥月滞阴成。”诗人描绘了暴风雪肆虐的景象,通过“狂吹”、“无晓夜”、“弥月”等词,表现出雪势之猛烈,时间之长久。这种强烈的对比,使得诗人感到无比压抑和孤独。

尾联“薄暮飞玄雾,深宵散玉霙。”诗人用“薄暮”、“深宵”等词描绘了夜晚的场景,通过“飞玄雾”、“散玉霙”等词,表现出雪花的美丽与飘逸。这里的“玉霙”指的是晶莹剔透的雪花,诗人通过对雪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整首诗以咏雪为主题,通过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充满了真挚与深沉,使得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