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
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
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
【译文】
六首雪诗,意取六出九日之雪
忆昔烟水舟,冷艳飞寒翼。
风絮舞空来,江花岂尽极。
昨疑雒浦神,解佩凌波拭。
或是鲛人珠,持绡沾晓臆。
如练复如丝,潇湘裙几幅。
娥娥出素颜,皎皎光南国。
人居白玉楼,心贮冰壶侧。
霜浮云外峰,粉坠千林饰。
何年物象移,几度狼烽塞。
回首一凄然,江山宁旧色。
【注释】
六出九日之雪:六出即雪花六角形。九日指重阳节。
忆昔烟水舟:忆昔日烟波中泛舟。烟水:水气蒙蒙,迷蒙不清的样子。
冷艳飞寒翼:冷艳指白色的花朵。飞寒翼,形容洁白似雪。
风絮舞空来:风起时,柳絮飘飞。
江花岂尽极:指江边的花朵虽然繁多,但并不都是最美的。
昨疑雒浦神:雒浦神,传说中的洛河神祇。
解佩凌波拭:古时女子以玉佩相赠为定情之物,此处指男子送别女子时,以玉佩相赠,并请她擦拭。凌波:乘波前行,比喻女子乘船而去。
或是鲛人珠:鲛人是传说中居住在南海的鲛人。鲛人:古代神话中的龙种,能吐气成珠,这里指鲛人所化的美女。
持绡沾晓臆:早晨的衣襟被丝绸所沾湿。绡:轻薄的丝织品。
如练复如丝:像白色的绢布一样白,又像细长的丝线那样柔美。
潇湘裙几幅:潇湘,今湖南一带。潇湘裙子,指湖南一带流行的妇女裙子。幅:量词,用于计算布料或绸缎的长短。
娥娥出素颜:娥娥即美女的代称。素颜,白皙而美丽的面容。
皎皎光南国:皎皎,明亮洁白的样子;南国,这里指南方地区。
人居白玉楼:白玉楼,用白玉砌成的高楼。这里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心贮冰壶侧:贮,收藏。心贮藏着晶莹剔透的玉石,这里指内心纯洁无瑕,如同冰壶般清亮透明。
霜浮云外峰:霜,这里指山间的云雾。
粉坠千林饰:粉,指落花。千林,许多树木。饰,装饰。这里指树上挂满了落花,像是在装饰树木。
何年物象移:何时万物都改变了形态。
几度狼烽塞:几次烽火传到了边塞。狼烽,一种边防报警的信号,形状像狼的尾毛。
江山宁旧色:江山,指国家、国土。宁,安宁。旧色,往日的色彩,指过去的景色。
【赏析】
这首《雪诗》共六首,每首四句,分别描写了不同的雪景和雪中所蕴含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事代谢的感慨和忧思。
首篇咏初雪,写其“冷艳飞寒翼”,以及随风飘舞、落花满地的情景。次篇写雪后的洛浦神女,以玉佩相赠、请人擦去身上的雪花为线索,表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纯真的爱情。第三篇写仙女化为鲛人,手持明珠,在晨风中翩翩起舞。第四篇写江南女子的美丽容颜和轻盈身姿。第五篇写北方边塞的烽火连天,映衬出人间的沧桑之感。第六篇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易变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清新脱俗,意境幽远,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