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运地处,孰居无事。日月推行,雨风披吹。此皆自然,万一无二。
古皇顺之,九雒呈瑞。乐奏咸池,仁满天地。流光其声,蛰虫起寐。
始闻若惊,终闻若醉。使世兼忘,不言所利。此虽帝德,犹全道秘。
失德而仁,失仁而义。南行望北,冥山远眦。刍狗再陈,蘧庐久寄。
三五之法,同矜于治。橘柚柤梨,皆人所嗜。人之不同,与时日异。
周服衣猿,猿必尽弃。学施矉里,里必深避。推舟于陆,百手徒瘁。
天门弗开,四方易位。民亲乃离,盗杀转炽。相姬师孔,未易民志。
道本无名,名则公器。多求愈惑,私取亦忌。六经陈迹,干戈反詈。
神龙渊嘿,白鹢交视。乌鹊孺鱼,传沬相遗。细要化螟,有弟兄泪。
凡今之人,恶知古意。谁息谁消,其民总劓。举世无席,先王独睡。
【译文】
世间万物都有自然运行的规律,太阳和月亮按照自己的轨道运行,雨和风也按着自己的方式吹拂。这些都是自然的规律,不能有任何的改变。
古时的皇帝都顺应这些规律行事,九个州都出现了祥瑞。奏乐时演奏《咸池》之曲,仁爱之情充满天地。音乐流光溢彩、声音悠扬,蛰伏的动物都醒来休息。
开始听到时使人感到惊讶,听久了则像醉酒一般陶醉。这种音乐能使人忘却一切世俗的欲望和名利之争,不谈论它的好处所在。这种音乐虽然体现了帝王的恩德,但它仍然是大道的机密之处。
失德而能仁爱,失仁爱而又能义行。往南望去北方,冥山远在天边。再次陈设刍狗,蘧庐被长久地搁置。
五日三秋的法度,同样受到尊崇。橘柚楂梨,都是人们所喜爱的水果。然而人的喜好不同,与季节和时间也不同。
周代的衣服适合猿猴穿着,但猿猴必定要穿破衣服扔掉。学习施教的人住在村寨里,但村寨必定要远离他。推着船在大地上行走,百手齐力却徒劳无功。
天门不开,四方易位。百姓亲近就会离散,盗贼反而更加猖獗。相姬师孔,不能改变百姓的意志。
大道本来就没有名字,名字只是公器。过分追求反而会更加糊涂,私心取得也会遭到忌恨。六经中记载的都是历史遗迹,用干戈反骂为非作歹。
神龙潜伏在深渊里,白鹢交飞互相注视。乌鹊哺养鱼虾,传递食物互相赠遗。细选良种化育螟虫,有兄弟姐妹相互哭泣。
如今的人都不了解古代的意意。谁能消除谁又能消减,民众全都被砍掉鼻子。世界已经没有席子可坐,先王独坐一室而已。
【注释】
- 骈拇:骈即并排的意思。骈拇指并排放在一起的脚指头。比喻多余无用的东西。
- 天运:天道。地势;宇宙间各种事物的运行秩序。
- 日月推行:谓日月按时序运行,无或停息。
- 九雒(luǒ):九州。
- 咸池:传说为黄帝乐舞之一,相传为“大吕”音。《礼记·乐记》:“是故其声温以顺,其位处中而执中。”
- 仁满天地:谓仁爱充满天地之间。
- 流光其声:指乐曲的声音流荡不息。
- 始闻若惊:刚开始听时感到很惊奇。
- 终闻若醉:听到最后听成醉意。
- 帝德:帝王的德行。
- 帝德犹全道秘:帝王的德行仍然保留着大道的秘密。
- 失德而仁:丧失德行而能行仁政。
- 失仁而义:失去了仁义。
- 南行望北:指南方的诸侯朝拜北方的天子。
- 冥山远眦:指山高不可测。眦即眼边。
- 刍狗再陈:指祭祀用的刍狗又摆上了祭坛。
- 蘧庐久寄:指简陋的住所长久地闲置不用。
- 三五之法:五日三天的法度。
- 橘柚柤梨:泛指多种水果。
- 橘柚柤梨,皆人所嗜: 指人们都喜欢食用橘柚、楂梨。
- 人之不同,与时日异: 人的爱好不同,与时代不同。
- 周服衣猿: 周代的服装适合猿猴穿着。
- 猿必尽弃: 猿猴一定要穿破衣服扔掉。
- 学施矉里: 指学习的人住在村寨里。
- 里必深避: 指村寨必须避开居住的地方。
- 推舟于陆: 把船推到陆地上行驶。
- 天门弗开: 天的门户不开。
- 民亲乃离: 人民亲附就分散了。
- 盗杀转炽: 盗贼越来越猖獗。
- 相姬师孔: 指孔子的学生颜回。相姬是孔子的弟子。
- 六经陈迹: 六经是儒家经典,如《诗》、《书》、《礼》、《乐》、《易》、《春秋》。陈迹指旧事。
- 干戈反詈(lì):用干戈等兵器进行攻击,反骂为是非。
- 神龙渊嘿: 指隐士隐居深山,不露锋芒。
- 乌鹊孺鱼: 乌鹊哺养鱼虾。孺同“濡”,浸湿。
- 细要化螟: 指对细小的虫害也要精心治理。
- 传沬相遗: 指传递食物相赠送。沬通“贻”,赠送之意。
- 凡今之人: 指当今的人。
- 恶知古意:怎么了解古人的想法呢?意同“何以知其意”。
- 谁息谁消: 指谁是该停止的,谁是该消失的。谁是谁非:指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其民总劓: 此句意为人民的头都被割掉了。
- 举世无席: 全世界的人都没有了座位。
- 先王独睡: 指先王独自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