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居学为修,木荣众求。
尊彊为治,如火灼视。江海无为,似水推移。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水火木金,反为土沉。
义仁智礼,是古非今。此惟圣德,澹然无极。众美从之,以归至域。
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名同帝,与一同流。
纯素之一,惟神在室。干越不用,其宝倍密。不亏其纯,其纯乃真。
不杂其素,其素乃具。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这首诗是《南华经》中的一篇,名为“骈拇”,共有四十五句。以下是逐句的翻译和注解:
- 五德同行,五事分情。山谷为亢,金跃始旷。
- 这两句描述了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五德指的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它们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五事则是五个基本元素,分别对应着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象。
- 居学为修,木荣众求。
- 这两句强调了学习与修养的重要性。树木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吸取营养,茁壮成长,这是对“居学为修”的一种比喻。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追求进步,这也是对“木荣众求”的一种描述。
- 尊彊为治,如火灼视。江海无为,似水推移。
- 这两句描述了不同治理方式的特点。尊强是一种强硬的手段,像烈火一样炙热;而无为则是一种顺应自然的治理方式,像江海一样宽广无边。
- 导引作寿,土则坤久。
- 这两句提到了导引术和八卦中的土地象征。导引术是一种养生保健的方法,通过调整呼吸和动作来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土地则代表了大地母亲,象征着包容和滋养万物的能力,也是生命之源。
- 四时相守,民莫不有。民各知子,鲜克知母。
- 这两句描述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以及人类社会中的亲子关系。四季的轮回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而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核心纽带。
- 水火木金,反为土沉。
- 这两句指出了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水能灭火,火需要水才能熄灭;木能生火,金能生水;金能生水,水能生木。这些变化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 义仁智礼,是古非今。此惟圣德,澹然无极。
- 这两句强调了古代的道德观念与当今的现实生活之间的差异。义、仁、智、礼是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标准,而当今社会中人们可能更多地关注物质利益。圣人的德行则是超越时空的,他们的行为和品质不受时代影响。
- 众美从之,以归至域。其生若浮,其死若休。
- 这两句描述了世间万物的美与丑、生死循环。万物都有其美丽之处,但同时也有其丑陋的一面;生死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不可违背。
- 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名同帝,与一同流。
-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人们在睡眠时不再做梦,醒来后没有烦恼;与天帝一样高贵,与江河一样自由流淌。
- 纯素之一,惟神在室。干越不用,其宝倍密。
- 这两句强调了纯洁和朴素的重要性。纯素是指纯净无杂质的状态,只有保持这种状态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神灵。而那些追求华丽富贵的人则失去了真正的价值。
- 不亏其纯,其纯乃真。不杂其素,其素乃具。
- 这两句表达了一个道理:保持纯净和朴素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保持内心的真实和完整。
- 乃真乃具,五星天聚。
- 这两句形容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景象。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们的心灵都得到了净化和提升,形成了一个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整体。